光伏電站污水處理一體化設施
LS光伏電站污水處理設備工藝成熟、可靠,工藝流程簡單,出水水質高,所需設備及管道少,主要設計參數選用應留有一定余地,適應水質、水量變化較大的沖擊;維護工作量小,選用設備的操作與控制要簡單,易被操作手掌握。
光伏發電污水處理系統包括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污水處理設備和物聯網智能控制設備,所述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包括依次連接的光伏組件、匯流箱、逆變器和穩流器,所述污水處理系統包括鼓風機、功能泵、溫度傳感器和氧傳感器,穩流器連接鼓風機和功能泵,所述物聯網智能控制設備包括中央控制器、數據傳輸單元和云服務器,溫度傳感器和氧傳感器均與數據傳輸單元,中央控制器和云服務器均與數據傳輸單元連接,所述鼓風機和功能泵均與中央控制器連接。本發明以太陽能提供動力,緩解市政供電壓力,采用物聯網智能控制污水處理,可以對污水處理中曝氣時間等集中監控,操作更簡單,運行更高效。

光伏電站污水處理一體化設施優點:
1、抗沖擊負荷的能力強,接觸氧化法的平均停留時間在6小時以上。
2、具有脫氮除磷能力,并可以通過調節設備的構造,達到處理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城市污水的能力。
3、接觸氧化池內的填料多為組合軟填料,質輕、高強、物理化學性質穩定,比表面積大,生物膜附著能力強,污水與生物膜的接觸效率高。
4、接觸氧化池內采用曝氣器進行鼓風曝氣,使纖維束不斷漂動,曝氣均勻,微生物生長成熟,具有活性污泥法的特征。
5、出水水質穩定,污泥產量少并易于處理。
6、潛水泵中可設于設備之中,減少工程投資。
7、設備可設于地面上,也可埋于地下。埋于地下時,上部覆上可用于綠化,廠區占地面積少,地面構筑物少。
8、易于完成自動控制,管理操作簡單。

工藝流程說明:
(1)預處理
污水經沉淀池出來與其它生活污水匯總后進入污水處理站,利用格柵池隔除較大的雜質及漂浮物,污水自流至調節池,這樣既可以調節水量,又可以均衡水源。調節池采取地埋式,池頂可植上草皮。經調節后的污水用排污泵提升至生化池。
(2)好氧池
在好氧區,聚磷菌的活力得到恢復,并以聚磷的形式存儲超出生長需要的磷量,通過PHB/PHV的氧化代謝產生能量,用于磷的吸收和聚磷的合成,能量以聚磷酸高能鍵的形式捕集存儲,磷酸鹽從液相去除。產生的富磷污泥將在后面的操作單元中通過剩余污泥的形式得到排放,從而將磷從系統中除去。在整個生物除磷過程中表現為PHB的合成和分解。
(3)沉淀池
使好氧池出水攜帶的污泥與清水進行分離的構筑物。這里采用平流式沉淀池。
(4)污泥處理系統
污泥采用好氧消化,消化穩定后的污泥由吸糞車定期外運。
基本原理與特點
1.1MSBR的基本組成反應器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曝氣格和兩個交替序批處理格。主曝氣格在整個運行周期過程中保持連續曝氣,而每半個周期過程中,兩個序批處理格交替分別作為SBR和澄清池。
1.2MSBR的操作步驟在每半個運行周期中,主曝氣格連續曝氣,序批處理格中的一個作為澄清池(相當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作用),另一個序批處理格則進行以下一系列操作步驟。
步驟1:原水與循環液混合,進行缺氧攪拌。在這半個周期的開始,原水進入序批處理格,與被控制回到主曝氣格的回流液混合。在缺氧和豐富的硝化態氮條件下,序批處理格內的兼性反硝化菌利用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作為電子受體,以原水及內源呼吸所釋放的有機碳作為碳源,進行無氧呼吸代謝。由于初期序批處理格內MLSS濃度高,硝化態氮濃度較高,因此碳源成為反硝化速率的限制條件。隨著原水的加入,有機碳的濃度增加,提高了反硝化的速率。來自曝氣格和序批格原有的硝態氮經反硝化得以去除。另外,該階段運行也是序批處理格中較高濃度的污泥向曝氣格回流的過程,以提高曝氣格中的污泥濃度。
步驟2:部分原水和循環液混合,進行缺氧攪拌。隨著步驟1中原水的不斷進入,序批處理格內有機物和氨氮的濃度逐漸增加。為阻止在序批處理格內有機物和氨氮的過分增加,原水分別流入序批處理格和主曝氣格。使序批處理格內維持一個適當的有機碳水平,以利于反硝化的進行。混合液通過循環,繼續使序批處理格原來積聚的MLSS向主曝氣格內流動。
步驟3:序批格停止進原水,循環液繼續缺氧攪拌。此后中斷進入序批處理格的原水。原水在剩下的操作中,直接進入主曝氣格。這使得主曝氣格降解大量有機碳,并減弱微生物的好氧內源呼吸。序批處理格利用循環液中殘留的有機物作為電子供體,以硝化態氮作電子受體,繼續進行缺氧反硝化。由于有機碳源的減少,缺氧內源呼吸的速率將提高。來自主曝氣格的混合液具有較低的有機物和MLSS濃度。經循環,把序批處理格內的殘余有機物和活性污泥推入主曝氣格,在此進行曝氣反應降解有機物,并維持物質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