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污水收集一體化處理設施
據統計,我國有19000多個建制鎮,60多萬個行政村,250多萬個自然村(統稱為村鎮),其污水排放量約占我國生活污水總排放量的55%。村鎮污水來源分散,難于集中,只能通過建設小規模污水處理設施(日處理數噸至數千噸)就近處理。目前,我國村鎮生活污水處理率很低,已成為區域水環境的重要污染源。其主要原因除了經濟發展不平衡、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投入較少外,更重要的是現有分散污水處理工藝不符合中國國情,致使已建成的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率很低。
針對農村污水的特殊情況,魯盛環保設計了一種農村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

農村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包括箱體,箱體通過分隔板分為進水區和出水區,進水區和出水區頂部連通;所述進水區側方設有進水口,上部設有轉鼓格柵,轉鼓格柵出泥口設有垃圾箱,進水區由外往內依次設有環形加強筋,對稱支撐加強筋,十字撐加強筋;所述出水區外側設有出水口,出水區內由內往外依次設有十字撐加強筋,十字撐加強筋,環形加強筋,環形加強筋;所述進水區和出水區連通處設有出水堰。本發明公開的農村污水處理一體化設備結構簡單,體積小,方便安裝和移動,過濾效率高,能夠適應農村的特殊工作環境,適用于過濾濃度高,固體垃圾相對少的農村生活污水。

農村生活污水收集一體化處理設施
基本原理與特點
1.1MSBR的基本組成反應器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曝氣格和兩個交替序批處理格。主曝氣格在整個運行周期過程中保持連續曝氣,而每半個周期過程中,兩個序批處理格交替分別作為SBR和澄清池。
1.2MSBR的操作步驟在每半個運行周期中,主曝氣格連續曝氣,序批處理格中的一個作為澄清池(相當于普通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作用),另一個序批處理格則進行以下一系列操作步驟。
步驟1:原水與循環液混合,進行缺氧攪拌。在這半個周期的開始,原水進入序批處理格,與被控制回到主曝氣格的回流液混合。在缺氧和豐富的硝化態氮條件下,序批處理格內的兼性反硝化菌利用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作為電子受體,以原水及內源呼吸所釋放的有機碳作為碳源,進行無氧呼吸代謝。由于初期序批處理格內MLSS濃度高,硝化態氮濃度較高,因此碳源成為反硝化速率的限制條件。隨著原水的加入,有機碳的濃度增加,提高了反硝化的速率。來自曝氣格和序批格原有的硝態氮經反硝化得以去除。另外,該階段運行也是序批處理格中較高濃度的污泥向曝氣格回流的過程,以提高曝氣格中的污泥濃度。
步驟2:部分原水和循環液混合,進行缺氧攪拌。隨著步驟1中原水的不斷進入,序批處理格內有機物和氨氮的濃度逐漸增加。為阻止在序批處理格內有機物和氨氮的過分增加,原水分別流入序批處理格和主曝氣格。使序批處理格內維持一個適當的有機碳水平,以利于反硝化的進行。混合液通過循環,繼續使序批處理格原來積聚的MLSS向主曝氣格內流動。
步驟3:序批格停止進原水,循環液繼續缺氧攪拌。此后中斷進入序批處理格的原水。原水在剩下的操作中,直接進入主曝氣格。這使得主曝氣格降解大量有機碳,并減弱微生物的好氧內源呼吸。序批處理格利用循環液中殘留的有機物作為電子供體,以硝化態氮作電子受體,繼續進行缺氧反硝化。由于有機碳源的減少,缺氧內源呼吸的速率將提高。來自主曝氣格的混合液具有較低的有機物和MLSS濃度。經循環,把序批處理格內的殘余有機物和活性污泥推入主曝氣格,在此進行曝氣反應降解有機物,并維持物質平衡。
傳統活性泥技術
活性泥技術就是指利用活性泥去除生活污水中有機物的技術。處理方法如下。首先,污水、活性泥同時進入曝氣池內。然后再在曝氣池中送入空氣,這樣污水和活性泥就能進行充分的融合,進而發生化學反應。接著,將上述反應產物送到二次沉淀池,在二次沉淀池里主要進行的是分離工藝。在第三步中被分離出來的活性泥通過特制的回流裝置可以再次進入曝氣池,達到重復利用的目的。活性泥技術操作簡單,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序批式活性泥法
序批式活性泥法簡稱SBR法,此法中重要的是水中大量的微生物,它們可以充分分解水中的污染物。其發揮主要作用的裝置是一個反應池,該反應池不僅能發揮曝氣池所擁有的作用,也有沉淀池具有的沉淀功能,而且序批式活性泥法處理污水時沒有污泥回流裝置。
污水處理技術
就可以做到污水處理,達到排放標準,這是一個運行操作周期,各個步驟循序漸進,非常有條理。SBR法的優點在于設備使用量少、占地面積小、經濟成本低,處理污水效果好(尤其是脫氮除磷效果)。
生物曝氣過濾技術
生物曝氣過濾技術首先需要一個生物過濾池,此池內有一種為了保證微生物正常生長而提供的顆粒性濾料。主要作用是為了生物處理出水的硝化,去除氨氮物質。此項技術的優勢為占地面積小,但是其運行較困難,降級成本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