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電話
摘要:在國家標準GB9851.1-1990《印刷技術術語》中,印刷的定義是:“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將原稿上的圖文信息轉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藝技術。”為此,的國家標準GB/T9851.1-2008中將印刷定義為:“使用模擬或數字的圖像載體將呈色劑/色料(如油墨)轉移到承印物上的復制過程。”
色彩和密度測量是印刷中對物品復制質量進行控制的常用方法。在印刷中我們通常是將復制圖像與原圖像進行比較來判斷色彩的還原程度,從而得出復制圖對原圖忠實程度。雖然在印刷過程中,我們盡量采取定量指標來避免人為因素對圖像還原程度的影響,但人眼的觀察對圖像還原來說仍然起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印刷領域中控制人眼對色彩觀察的誤差就顯得尤其必要。
關鍵詞:標準光源 D65光源 A光源 看版臺 對比光源
正文:《中國印刷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印刷市場分為三大塊:美國、歐洲和亞洲各占印刷市場的三分之一。中國印刷工業總產值在2006年已躍升至*三位。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總局公布的數據,2014年,全國共有印刷企業10.5萬家,從業人員339.4萬人,實現印刷總產值10857.5億元,全行業資產總額11763.0億元,利潤總額714.2億元,印刷對外加工貿易額866.2億元。
印刷是一個高度分散的工藝過程,在彩色圖像的復制中涉及許多單位,色彩感覺在不同單位之間交流十分困難,而我國印刷行業化趨勢越來越強,色彩感覺的間交流勢在必行,因此采用通用觀察環境標準來規范我國印刷行業的發展是我們開展廣泛的合作交流和走向世界與接軌所必須采取的步驟。
因為光源和相關觀察條件的不同,每一種材料的顯色方式也存在著差異,這直接影響了人們對圖像zui終效果的判斷,為了避免對色彩復制效果的誤解,在產品復制過程中使用穩定的觀察條件對印刷行業就顯得十分重要。
由于觀察環境周圍物體和觀察物品表面的顏色和亮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觀察者對觀察對象色彩的感覺,以及印刷物品世界范圍內的流行,為確保印刷物品在復制環節以及zui終觀察環節有一個統一的觀察條件,推行一個通用的觀察標準勢在必行。
1975年標準化組織(ISO)制定《ISO3664觀察色彩透片和復制品的照明條件》,1989年ANSI制定了《PH2.30-1989印刷品、照片、色彩印刷品、投射激光成象復制品的觀察條件》。1994年ISO3664進行了改版,1999年ISO3664又推出了新的版本,目前通用的觀察環境標準是ISO3664:2000。
這些標準雖然在具體細節上有所差別,但對標準觀察環境的關鍵因素的界定是一致的。根據這些標準,標準觀察環境的關鍵因素主要集中在:
1.光源的光譜能量分布
2.光源的發光強度和均勻度
3.觀察環境條件(包括觀察環境和照明環境兩部分)
4.照明環境的穩定性。
簡單的來說標準觀察環境應該符合以下要求:
1.光源的色溫為6500K或5000K,顯色指數(Ra)>90%
2.照度應在500-2000Lux
3.照度的均勻度>85%,即在光照的中心的照度為100%時,光照zui弱的邊緣地區的照度不得低于85%
4.光源的背景色應為吸光型的中性灰色
5.觀察環境不受其它光線或顏色的干擾。
標準光源ISO3664:2000標準
標準化組織(ISO)在2000年對標準觀察環境和標準光源做出了規定,即ISO3664:2000:1.標準光源的光譜要求
根據ISO3664:2000的要求,普通日光燈管是不能用作觀察顏色的光源的,必須使用同時符合下列技術要求的特制的熒光燈管:
(1)光源的色溫必須是5000K-6500K,在這種光源色溫下觀察顏色的效果基本類似于中國大部分地區上午8點至10點,下午3點至5點的自然光下的觀察效果。
(2)光源的指數Ra>90%
2.光源的亮度要求
(1)光源通過反射照射在被觀察物體表面上的亮度應達到2000Lux( /-500Lux)。被照表面在1mX1m的范圍內,任一點的亮度不得低于被照表面中心亮度的75
(2)光源通過透射照射在被觀察物體表面上的亮度應達到1270cd/m2( /-320cd/m2)
(3)顯示器的亮度應達到>75cd/m2
3.光源周圍環境的要求
(1)觀察光源周圍的其它照明光源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被觀察物體的表面。
(2)觀察光源周圍的墻板,頂部和底部(包括觀察者本人的衣服)不能使用其它色彩,只能使用反射率<60的中性灰色。
(3)當觀察彩色透射照片時,照片四周必須留有50mm以上寬度的邊框,且邊框的顏色必須是黑度>90的黑色。
以上就是對標準光源涉及標準和企業要求的匯總,關于更多標準光源的資料可以致電濟南賽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