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科生物報道:作為種子植物的雄配子體,花粉的正常萌發是植物完成雙受精作用的前提條件之一,對于植物的成功繁殖至關重要;同時,花粉萌發是植物細胞中典型的極性建立過程。因此,研究花粉萌發的分子調控機理對于深入認知植物的有性生殖過程以及細胞極性生長的分子機制這一基本生物學問題均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2018年,北京師范大學海云教授和張毅教授團隊在《Molecular Plant》發表研究結果,揭示了微絲骨架系統在花粉極性建立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微絲快速聚合推動囊泡運輸”這一不同于經典的以微絲作為運輸軌道的細胞內物質運輸工作模型。
在前期工作基礎上,任海云教授與張毅教授團隊進一步深入研究了花粉極性建立過程中微絲組裝以及上述囊泡運輸模型的調控機制。
研究成果于2021年2月8日在植物科學領域威學術期刊《Plant Cell》在線發表,題為“Profilin promotes formin-mediated actin filament assembly and vesicle transport during polarity formation in pollen”。
該研究指出,肌動蛋白單體封存蛋白Profilin在花粉萌發過程中通過促進Formin蛋白介導的微絲快速聚合和囊泡運輸來調節花粉的極性建立過程,為“微絲快速聚合推動囊泡運輸”的工作模型提供了新的實驗證據。任海云教授與張毅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劉暢博士為論文第1作者。此項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及面上項目、以及博士后科學基金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