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步驟
一、酵母菌糖發酵試驗
1) 糖發酵基礎液配制好后,按培養液容量的1%加入糖,分裝于杜氏發酵管中(培養液的高度約為4-5厘米),再在試管內加入倒置的小玻管(約0.4×2.0-2.5厘米)一支。每種糖設三個重復管,<121℃>高壓滅菌15分鐘。細胞
2) 將酵母分別接入上述各發酵管中,置<30℃>下培養48-72小時,另以不接種者作對照
3) 如產酸則培養液pH值下降而變黃色;如產氣,則必先產酸,并在杜氏小管頂端出現氣泡。
4) 結果記錄。以“ "表示產酸,“<0">表示產氣,“+"表示產酸產氣,“-"表示無變化,“堿"表示產堿。
二、酵母菌碳源同化試驗
生長圖譜法
1) 無碳培養基內加入2%的水洗瓊脂,融化后冷卻至45<-50℃>,到至平板。
2) 接種新鮮培養的啤酒酵母于1毫升無菌生理鹽水內,攪勻后倒入上述未凝平板內,搖勻待凝。
3) 皿底用特種蠟筆寫上被測試各種碳源的標記。
4) 用不銹鋼匙,按標記加入相應的米粒大小的碳源,并以葡萄糖作對照。
5) <28℃>下培養24-48小時后觀察結果。
三、酵母菌氮源同化試驗
1、液體試管法
方法同二,以被測試的氮源代替碳源,不加任何氮源作空白對照。
2、生長圖譜法
方法同二,以被測試的氮源代替碳源,不加任何氮化物作空白對照。
3、結果觀察
1)液體試管中溶液pH值的變化。
2)生長圖譜中測量形成菌落的大小,說明對各種氮源的利用情況。
四、酵母菌生長曲線的測定試驗
1、將培養24小時左右的酵母斜面菌種,用無菌水洗下菌苔,以3000轉/分的速率離心,得菌體。將酵母菌體沉淀物再用無菌水洗2-3次后,制備酵母菌懸液(細胞數量約106左右/毫升),測數備用。
2、取上述菌懸液1毫升于盛有清亮的酵母增殖培養液的試管中,<25℃>下培養,以此為起始時間,記錄起始溶液的細胞數。并在培養1,2,4,6,8,9,10,11,12,14,16,20,22,24小時時分別取樣檢測酵母菌細胞數量。
3、酵母菌細胞數量的檢測
方法①:活菌計數法。此法是將以上定時取出的被檢樣品作一系列稀釋后,取一定量體積(在0.1-1毫升之間)的稀釋液涂布于盛有固體培養基的培養皿內,在<25℃>下培養24小時左右,計算培養皿內菌落數就可測出溶液中活菌數量。
方法②:血球計數板計數法。此法是先將以上定時取出的被檢樣品作一系列稀釋后,使菌落數約為105-106個/毫升,取一滴稀釋液滴于血球計數板內,在顯微鏡下直接計算細胞總數。
4、繪制生長曲線
以酵母菌細胞數的對數作為縱坐標,以培養時間作為橫坐標,畫出酵母菌的生長曲線。并分析酵母菌群體的生長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