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色脂肪細胞成抗肥胖“戰(zhàn)爭”新盟友
在對抗肥胖的戰(zhàn)爭中,自己的脂肪細胞似乎并不是我們的盟友。但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完成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普通脂肪細胞經過適當改造也可以用來燃燒熱量(卡路里)。
通過研究治療糖尿病患者的一個普通藥物是如何在小鼠體內發(fā)揮作用的,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團隊發(fā)現,在男性和小鼠中發(fā)現了一種稱為PRDM16的蛋白質,該蛋白質可啟動脂肪細胞轉換過程,即將儲存熱量的普通的白色脂肪細胞轉換成燃燒熱量的棕色脂肪細胞。
這一發(fā)現使得PRDM16成為日后設計減肥藥物可能的靶點。促進這種蛋白質作用的化合物可以幫助人們更快地燃燒卡路里。雖然在臨床上,這些化合物還有待于證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但這種化合物代表了一種與以往*不同的減肥方法。現有的減肥藥旨在限制卡路里的攝入量如減少腸道吸收脂肪、降低食欲等。
這項研究由Shingo Kajimura博士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糖尿病中心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牙*細胞和組織生物學部領導開展。他說:“如果你考慮能量的平衡的話,對抗肥胖的方式來就是通過消耗過剩能量”。這項研究工作成果發(fā)表在本周的《細胞代謝》雜志上。
棕色脂肪來自哪里
科學家們認為棕色脂肪原本是由早期哺乳動物防御抵御寒冷進化而來的。棕色脂肪可以幫助他們保持體溫,讓他們能在環(huán)境中茁壯成長。但并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有這種能力。
許多動物如蜥蜴是“冷血動物”或屬于向外釋放熱量類動物。他們*通過在白天合適的時間照射陽光、晚上聚集在溫暖的安全地點等外部手段來維持自己的體溫。這自然而然限制了他們的活動范圍,同時也解釋了為什么大多數蜥蜴只生活在熱帶氣候地區(qū),而在寒冷氣候地區(qū)罕見。
另一方面,“熱血”類哺乳動物是吸熱的。他們通過顫抖、出汗和調節(jié)血管大小等方式來產生內部熱量。棕色脂肪細胞也有助于燃燒脂肪酸,使得附近血液升溫,溫暖機體。
雖然科學家曾經認為新的棕色脂肪只存在于嬰兒體內,但現在我們知道在整個生命過程中都能創(chuàng)造出新的棕色脂肪細胞。zui近幾年,醫(yī)生還發(fā)現體內棕色脂肪的量與肥胖的可能性成反比,棕色脂肪越多的人,他們患肥胖的幾率就越小。
在有相關臨床證據能表明某些藥物可能會改變人體內棕色脂肪的量后,利用棕色脂肪來達到減肥目的的可能性非常大。特別是一類稱為PPAR-γ配體的常用治療糖尿病藥物已被證明能增加棕色脂肪含量,但科學家們對其中機制還不甚明確。
現在Kajimura和他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同事已經了解了棕色脂肪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在他們的研究中,他們發(fā)現PPAR-γ與蛋白質PRDM16相互作用,使PRDM16更加穩(wěn)定,導致其在細胞內聚集。這至少在小鼠上基本證實了存在一個基因開關,調控白色脂肪細胞轉換成棕色脂肪細胞。
問題是上述現象是否在人體內也同樣存在。Kajimura說:開發(fā)出針對這種蛋白質的新藥物可能要數年之久,但知道了藥物的靶點可能會大大加速藥物研發(fā)。
他補充說:這個問題不再是我們如何制造棕色脂肪細胞。相反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更具體問題:“我們能輕而易取地使得這種蛋白質穩(wěn)定表達嗎?”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環(huán)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