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上海逸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動態>>復旦大學Cell子刊發表研究成果
近日來自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表觀遺傳學實驗室與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解析了DNA羥化酶Tet1在小鼠胚胎干細胞中的生物學功能。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4月21日在線發表在期刊《細胞》(Cell)旗下的子刊《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雜志上。
上海逸峰生物公司專業供應Elisa試劑盒,*,可免費提供代測服務,詳情請點擊
哈佛醫學院許于飛博士、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吳飛珍博士與譚理博士為論文并列*作者。石雨江教授為論文的通訊作者。此項研究受到*“985”工程與*“973”計劃的資助。
DNA甲基化修飾在發育與疾病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然而DNA羥甲基化修飾的功能還知之甚少。Tet1是一種能夠催化甲基化胞嘧啶(5mC)成為羥甲基化胞嘧啶(5hmC)的酶,在小鼠胚胎干細胞中高表達。在施揚和石雨江兩位教授的領導下,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表觀遺傳學實驗室與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密切合作,研究了Tet1在小鼠胚胎干細胞中的生物學功能。該研究揭示了Tet1與5hmC在小鼠胚胎干細胞全基因組范圍的分布規律,闡明了Tet1在DNA甲基化與羥甲基化動態平衡及基因表達調控等方面的作用。
Tet家族基因及5hmC修飾的功能研究是當前表觀遺傳學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近期多位華人科學家在這一研究中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
在近期出版的Nature雜志上,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系張毅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證實Tet1蛋白不僅能調控CpG富集啟動子處的DNA甲基化水平,而且能促進干細胞中與多能性相關的因子的轉錄,以及參與Polycomb靶向的發育調控因子的抑制。
而在一篇發表于Cell雜志的文章中,美國約翰•霍金斯大學醫學院細胞工程學研究所干細胞項目主任、神經病學與神經科學系教授宋洪軍領導的科研小組解析了促使DNA序列發生與癌癥、精神疾病及神經退行性疾病相關的關鍵性化學改變——DNA去甲基化的機制。研究人員證實細胞通過TET1促使DNA上的甲基化胞嘧啶轉變為羥甲基胞嘧啶,而Apobec 1則進一步促使羥甲基化胞嘧啶轉變為胞嘧啶。研究結果表明TET1是DNA的去甲基化過程中關鍵性作用因子。
來源:生物通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