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zhan內容導讀:干粉壓片機的功用是將不加粘結劑的干粉料壓成Φ×h(30mm×5mm)的圓形片胚,其工藝動作的分解如(圖一)

一、工藝動作分解
(1)料篩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復振動,將干粉料篩入直徑為?、深度為y1的筒形型腔,然后向左退出45mm。
(2)下沖頭下沉y2,以防上沖頭進入型腔時把粉料撲出。
(3)上沖頭進入型腔y2。
(4)上、下沖頭同時加壓,各移動(y1-h)/2,將產生壓力F,要求保壓一定時間,保壓時間約占整個循環時間的1/10。
(5)上沖頭退回,下沖頭隨后以稍慢速度向上運動,頂出壓好的片坯。
為避免干涉,待上沖頭離開平臺H且下沖頭上平面與平臺平齊時,料篩才向右運動推走片坯,接著下沖頭下沉、料篩往復振動,繼續下一個運動循環。
二、干粉壓片機工藝動作單步分析
1.上沖頭
從圖一可以看出,上沖頭的基本運動為:下降-停歇-上升。考慮方面:一,保壓的時有停歇,因而不宜用曲柄滑塊機構,以為曲柄滑塊機構運動中只產生瞬間的停歇。二,上沖頭運動時要產生較大的壓力,而凸輪機構產生的壓力比較小,因而不宜選擇凸輪機構。由上面兩點分析,可以考慮用平面四桿機構作為上沖頭的執行機構。考慮到工作時壓力角不宜過大,此時可以通過改變兩個連桿的支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某些桿的長度來調整,并在調整的同時要考慮到上沖頭在保壓時段的時間至少要占整周時間的1/10(即使沖頭在離極限位置0.4mm范圍內的主動桿要轉過至少36度)。
2.下沖頭
從圖一可以看出下沖頭的基本運動為:上升-停歇-上升-停歇-下降-停歇-下降-停歇,上升的距離為(y1-h)/2,第二次上升的距離為(y1-h)/2+y2+h,zui后一次下降的距離為y2,考慮到此運動的復雜性,以及每次上升下降的距離已經確定,此時宜選用凸輪機構比較容易實現所需的運動。在設計凸輪輪廓線時,可假設凸輪靜止不動,,而使推桿相對于凸輪作反轉運動;同時又在其導軌內作預期運動,作出推桿在這種復合運動中的一系列位置,則其尖頂的軌跡就是要求的凸輪廓線。這就是凸輪廓線設計方法的基本原理。在凸輪機構中,壓力角是影響凸輪結構受力情況的一個重要參數。壓力角越大則凸輪機構中的作用力越大,對心的凸輪升程時壓力角較大,而正偏置能使凸輪升程的壓力角減小,所以要采用正偏置。在回程時,由于這時使推桿運動的不是凸輪對推桿的作用力,故允許采用較大的壓力角。
3.料篩
料篩的基本運動為:向右-震動-向左-停歇,設計此運動時zui主要考慮的因素是震動如何實現,根據以前所學的知識,震動可以分為兩類方式實現:
1,通過料篩自身的結構來實現,如在用一段凸輪的彎曲起伏的外形來實現。
2,可以通過外部結構來實現,如可以在料篩運動到導槽處加入振蕩機構對料篩進行振動。上述兩種方法中第2種方法實現比方法1難度大,并且實現起來可靠性沒有方法1好,并且某些外部機構振蕩的同時還需耗能,所以采用方法1較為合理。
料篩處凸輪機構設計時zui主要考慮振動階段凸輪外形的設計,為了使凸輪外形曲線容易表達和震動各段能夠頻率一樣,我選擇用正弦曲線Asin(wt)來實現,通過改變正弦曲線表達式中的峰值A可以控制振子運動時振動的強度,改變其中的w的值可以控制每次振動的時間。

一、工藝動作分解
(1)料篩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復振動,將干粉料篩入直徑為?、深度為y1的筒形型腔,然后向左退出45mm。
(2)下沖頭下沉y2,以防上沖頭進入型腔時把粉料撲出。
(3)上沖頭進入型腔y2。
(4)上、下沖頭同時加壓,各移動(y1-h)/2,將產生壓力F,要求保壓一定時間,保壓時間約占整個循環時間的1/10。
(5)上沖頭退回,下沖頭隨后以稍慢速度向上運動,頂出壓好的片坯。
為避免干涉,待上沖頭離開平臺H且下沖頭上平面與平臺平齊時,料篩才向右運動推走片坯,接著下沖頭下沉、料篩往復振動,繼續下一個運動循環。
二、干粉壓片機工藝動作單步分析
1.上沖頭
從圖一可以看出,上沖頭的基本運動為:下降-停歇-上升。考慮方面:一,保壓的時有停歇,因而不宜用曲柄滑塊機構,以為曲柄滑塊機構運動中只產生瞬間的停歇。二,上沖頭運動時要產生較大的壓力,而凸輪機構產生的壓力比較小,因而不宜選擇凸輪機構。由上面兩點分析,可以考慮用平面四桿機構作為上沖頭的執行機構。考慮到工作時壓力角不宜過大,此時可以通過改變兩個連桿的支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某些桿的長度來調整,并在調整的同時要考慮到上沖頭在保壓時段的時間至少要占整周時間的1/10(即使沖頭在離極限位置0.4mm范圍內的主動桿要轉過至少36度)。
2.下沖頭
從圖一可以看出下沖頭的基本運動為:上升-停歇-上升-停歇-下降-停歇-下降-停歇,上升的距離為(y1-h)/2,第二次上升的距離為(y1-h)/2+y2+h,zui后一次下降的距離為y2,考慮到此運動的復雜性,以及每次上升下降的距離已經確定,此時宜選用凸輪機構比較容易實現所需的運動。在設計凸輪輪廓線時,可假設凸輪靜止不動,,而使推桿相對于凸輪作反轉運動;同時又在其導軌內作預期運動,作出推桿在這種復合運動中的一系列位置,則其尖頂的軌跡就是要求的凸輪廓線。這就是凸輪廓線設計方法的基本原理。在凸輪機構中,壓力角是影響凸輪結構受力情況的一個重要參數。壓力角越大則凸輪機構中的作用力越大,對心的凸輪升程時壓力角較大,而正偏置能使凸輪升程的壓力角減小,所以要采用正偏置。在回程時,由于這時使推桿運動的不是凸輪對推桿的作用力,故允許采用較大的壓力角。
3.料篩
料篩的基本運動為:向右-震動-向左-停歇,設計此運動時zui主要考慮的因素是震動如何實現,根據以前所學的知識,震動可以分為兩類方式實現:
1,通過料篩自身的結構來實現,如在用一段凸輪的彎曲起伏的外形來實現。
2,可以通過外部結構來實現,如可以在料篩運動到導槽處加入振蕩機構對料篩進行振動。上述兩種方法中第2種方法實現比方法1難度大,并且實現起來可靠性沒有方法1好,并且某些外部機構振蕩的同時還需耗能,所以采用方法1較為合理。
料篩處凸輪機構設計時zui主要考慮振動階段凸輪外形的設計,為了使凸輪外形曲線容易表達和震動各段能夠頻率一樣,我選擇用正弦曲線Asin(wt)來實現,通過改變正弦曲線表達式中的峰值A可以控制振子運動時振動的強度,改變其中的w的值可以控制每次振動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