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zhan內容導讀: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相互粘附的過程。當一定數量的誘導劑存在時,血小板在各種情況下均能發生聚集現象。因此在富血小板血漿中或全血加入誘導劑即可檢測血小板的聚集功能。
一、原理
血小板的聚集依賴鈣離子、纖維蛋白原、一個或多個血漿因子及誘導劑的存在,對于不同的誘導劑、不同的誘導劑濃度血小板聚集各異。在光學法檢測血小板聚集時常用ADP、腎上腺素、膠原、瑞氏托酶素等誘導劑進行監測,并為臨床診斷提供直接信息。
試劑選擇的理論基礎:血小板的儲存顆粒內含有ADP和腎上腺素,在初級血栓形成時從儲存顆粒內釋放,誘導進一步的聚集。實驗證明,體外血小板對誘導劑的反應有助于診斷出血性疾患的本質。
血小板內無膠原的存在,但見于血管壁的結締組織中,所以膠原被認為是*步聚集或為血小板與血管壁接觸的前期因子。因此體外研究血小板對膠原的反應具有重要意義。
其他的試劑如:凝血酶、A23187鈣離子載體、花生四稀酸、瑞氏托酶素、Ⅷ因子、5-羥色氨也應用于不同目的。
二、檢測:
(1)在受到病人標本后,將病人標本混勻,再將病人標本離心5分鐘,1000g。使病人血清成為富血小板血清。
(2)在病人標本離心期間,選擇軟件工具欄上的*個圖標,進行病人信息的錄入,逐項錄入后點擊save進行保存。
(3)選擇軟件工具欄中的第二個圖標,在WorklistID欄中選擇“1”,進行檢測項目和病人病案號的選擇與輸入。
(4)將離心好的富血小板血清的病人標本放入試管架內,從血清中抽出225μl富血小板血清沿石英杯壁緩慢打入,避免氣泡的產生。將石英杯放在儀器上預熱。
(5)再次混勻病人標本,混勻后離心10分鐘,1000g。使病人標本血清成為乏血小板血清。
(6)從病人第二次離心的血標本中,抽取250μl的乏血小板血清沿石英杯壁緩慢打入,不要產生氣泡。
(7)點擊軟件工具欄中的第三個圖標,在WorklistID欄中選擇與在檢測項目選擇的WorklistID相同的編碼。點擊Beginrun開始進行檢測。
一、原理
血小板的聚集依賴鈣離子、纖維蛋白原、一個或多個血漿因子及誘導劑的存在,對于不同的誘導劑、不同的誘導劑濃度血小板聚集各異。在光學法檢測血小板聚集時常用ADP、腎上腺素、膠原、瑞氏托酶素等誘導劑進行監測,并為臨床診斷提供直接信息。
試劑選擇的理論基礎:血小板的儲存顆粒內含有ADP和腎上腺素,在初級血栓形成時從儲存顆粒內釋放,誘導進一步的聚集。實驗證明,體外血小板對誘導劑的反應有助于診斷出血性疾患的本質。
血小板內無膠原的存在,但見于血管壁的結締組織中,所以膠原被認為是*步聚集或為血小板與血管壁接觸的前期因子。因此體外研究血小板對膠原的反應具有重要意義。
其他的試劑如:凝血酶、A23187鈣離子載體、花生四稀酸、瑞氏托酶素、Ⅷ因子、5-羥色氨也應用于不同目的。
二、檢測:
(1)在受到病人標本后,將病人標本混勻,再將病人標本離心5分鐘,1000g。使病人血清成為富血小板血清。
(2)在病人標本離心期間,選擇軟件工具欄上的*個圖標,進行病人信息的錄入,逐項錄入后點擊save進行保存。
(3)選擇軟件工具欄中的第二個圖標,在WorklistID欄中選擇“1”,進行檢測項目和病人病案號的選擇與輸入。
(4)將離心好的富血小板血清的病人標本放入試管架內,從血清中抽出225μl富血小板血清沿石英杯壁緩慢打入,避免氣泡的產生。將石英杯放在儀器上預熱。
(5)再次混勻病人標本,混勻后離心10分鐘,1000g。使病人標本血清成為乏血小板血清。
(6)從病人第二次離心的血標本中,抽取250μl的乏血小板血清沿石英杯壁緩慢打入,不要產生氣泡。
(7)點擊軟件工具欄中的第三個圖標,在WorklistID欄中選擇與在檢測項目選擇的WorklistID相同的編碼。點擊Beginrun開始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