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技術研究院王懷雨課題組和喻學鋒課題組、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朱劍豪合作,在腫瘤檢測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發團隊以金納米棒為基礎制備了一種新型生物探針,通過檢測患者血清可實現腫瘤的快速診斷,相關論文Lactose-Functionalized Gold Nanorods for Sensitive and RapidSerological Diagnosis of Cancer 在線發表于美國化學協會刊物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該工作由博士后趙岳濤等人完成。
惡性腫瘤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和健康的疾病,已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對抗惡性腫瘤zui有效的方法,因此,開發快速而準確的腫瘤診斷技術顯得尤為必要。腫瘤生物標志物是惡性腫瘤在發生和增殖的過程中,由腫瘤細胞合成分泌并釋放到血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質,它可以間接地反映腫瘤的存在和瘤體的生長狀態,對血清中的腫瘤標志物進行檢測是腫瘤診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當前腫瘤標志物的血清檢測通常采用酶聯免疫法,該方法雖然具有準確、靈敏、特異等特點,但其操作繁瑣、價格昂貴、耗時較長,限制了其大規模應用。因此,開發針對血清中腫瘤生物標志物的檢測新方法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為實現更快速的腫瘤診斷,該研發團隊合成了一種含巰基的乳糖配體,利用該配體對金納米棒進行修飾,制備出了一種新型生物探針。利用金納米棒的表面等離子共振效應和乳糖的識別作用,該探針能對腫瘤生物標志物——galectin-1進行的檢測,檢測限可達到10fM(10-13 M),遠低于腫瘤患者血清中的濃度,并且該生物探針對galectin-1具有高度的特異性。研發團隊進一步與深圳人民醫院合作,將該探針應用于腫瘤患者血清的篩查。實驗表明,該探針能夠準確地區分腫瘤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和通常采用的酶聯免疫法相比,本方法無需蛋白修飾,在保證了檢測效果的同時能簡化操作并降低檢測成本,可通過肉眼直接觀察和利用酶標儀進行批量檢測。研發團隊就該技術已經申請了中國發明兩項,并正在積極推進技術的產業化和臨床應用。
該項目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人才計劃和深圳孔雀計劃等項目的支持。
圖:(A) 新型金納米棒生物探針的結構及檢測原理;新型金納米棒生物探針通過酶標儀檢測(B)或肉眼直接觀察(C)區分正常人和癌癥患者血清樣本。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