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學術期刊《柳葉刀感染性疾病》雜志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室研究員朱寶利課題組對多粘菌素耐藥基因mcr-1的比較基因組分析通訊文章。
11月18日,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劉健華和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沈建忠領導的團隊在《柳葉刀感染性疾病》雜志發表文章,在動物和住院患者中發現多粘菌素耐藥的新基因mcr-1。該基因由質粒所攜帶,可以在不同菌株間進行水平轉移。由于多粘菌素被認為是對抗多重耐藥細菌的zui后一道防線;此前僅報道過由基因突變導致的多粘菌素耐藥,而這種耐藥性是不會在細菌間進行傳播的。因此,質粒攜帶的mcr-1基因一經發現,立即引起廣泛關注。文章報道,mcr-1基因主要存在于中國,可能已傳播至東南亞國家。
微生物所副研究員胡永飛等在mcr-1基因序列公布的*時間,對其在目前所有已知的31000多個細菌基因組、4500多個元基因組、980萬個人類腸道微生物基因(來自中國、美國和歐洲的1267個人體樣本)中的分布和序列的差異進行了比較基因組分析。研究發現在368個已測序的中國人腸道樣品中,3個人腸道細菌中含有mcr-1基因的完整序列,24個人含有mcr-1基因片段。此外,mcr-1基因存在于一株葡萄牙2011年從食品中分離的沙門氏菌中。這些結果表明mcr-1基因已經傳播到中國健康人的腸道細菌中,并且早在2011年或之前已經在歐洲出現。比較基因組分析發現,mcr-1基因在不同菌株中處于不同的遺傳背景中;表明除了質粒之外,很可能mcr-1基因本身連同其上游序列可以單獨被其它可移動遺傳元件所捕獲并進行傳播(如圖)。
此外,文章特別強調由于mcr-1基因在雞、豬等屠宰動物及零售肉類中被發現,該研究進一步證實其存在于健康人體腸道細菌中,這些數據強烈提示mcr-1基因可能通過食物鏈進行傳播,范圍應該即刻予以關注。(《柳葉刀感染性疾病》雜志在該研究發表的同時,報道了mcr-1基因已在泰國、老撾、法國、荷蘭及阿爾及利亞發現)。
胡永飛為該文章*作者,朱寶利為通訊作者。研究得到了國家“97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的資助。
比較基因組分析含有mcr-1基因的序列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環保在線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