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天再度大鬧京城 專家稱氣象條件為污染罪魁
北京市監測中心工程師董欣表示,5月份北京市迎來“以PM2.5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日”。為何會有此次污染?董欣說,不利氣象條件導致的本地污染積累、區域污染傳輸和秸稈焚燒污染是造成本次重污染的主要原因。
25日,京津冀地區的大氣擴散條件較差,北部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中南部則以中度或重度污染為主,首要的污染物主要是PM2.5。
6月26號到27號,擴散條件一般,京津冀北部地區空氣質量以良到輕度污染為主,中南部則以輕度到重度污染為主,南部地區可能會出現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除了PM2.5外,還會有一部分臭氧。6月28日擴散條件較差,京津冀北部以良到輕度污染為主,中南部以輕到重度污染為主,部分地區可能會出現重度污染。
氣象數據顯示,近期北京市及華北地區受低氣壓控制,溫度高、濕度大、風速小,擴散形勢轉差,污染易于積累,高溫高濕的氣象條件也導致氣態污染物向顆粒物的二次轉化加劇,使得本地污染水平持續上升。同時地面的偏東、偏南風造成周邊區域污染物向北京市匯聚,加重了此輪污染。
目前,環保部已經要求相關省市根據預報,密切關注污染形勢,期間做好空氣重污染應對的準備工作。必要時要及時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減排限行措施,大程度減輕空氣重污染危害和影響。環保部也建議,空氣重污染地區兒童和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易感人群留在室內,停止戶外活動。一般人群應減少室外活動或室外作業時間,建議公眾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減少小汽車上路行駛。
環保部已要求相關省(市)根據預報情況,密切關注污染形勢,提前做好空氣重污染應對準備工作,必要時及時啟動應急預案,采取減排限行措施,大程度減輕空氣重污染的危害和影響。
相關新聞:北京市政府新規助力大氣治理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精神,加快推進北京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針對當前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難點問題,在充分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出臺了《進一步健全大氣污染防治體制機制推動空氣質量加快改善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北京市環保局相關人士指出,在綜合運用法律、經濟、科技等手段治理大氣污染的同時,《意見》著力于向改革要紅利,不斷增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效。在總體思路上,體現了政府主導、企業施治、全民參與、依法促治、嚴防嚴治、區域協同的原則。在具體措施上,確定了從健全監管體系、落實排污者主體責任、完善公共政策、提高監管執法能力、嚴格督查考核問責、推進區域協同發展等六個方面的18條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