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來自南寧市相關部門的公開消息稱,該市已編制完成《南寧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三年實施計劃(2015—2017)》并上報。將建設一批海綿城市示范重點項目,實現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不低于75%、徑流污染控制率(總懸浮物)削減率不低于50%的總體考核目標。
根據《計劃》,2015—2017年,南寧市擬投資95.19億元,在公共建筑、居住小區、市政道路、公園綠地、內河水系等具備改造實施條件的區域和項目開展海綿城市試點工程建設,打造總面積為54.6平方公里的海綿城市示范區,建設200多個示范項目和項目包,以修復城市水生態環境,實現綜合生態環境效益。
從已編制完成的《南寧市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方案》可知,2015年該市計劃開工項目104個、完工60個,涉及開工項目的投資約35億元,主要包括竹排江(匯歌橋—祥賓路)海綿化改造工程、竹排江上游植物園段(那考河)流域治理PPP項目、良慶河楞塘沖水生態修復一期工程、邕江南岸濱江綠帶及生態修復工程等。
此外,《南寧市海綿城市建設技術——低影響開發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設計標準圖集(試行)》已通過專家評審。
海綿城市試點城市建設蓄勢待發
如果仔細觀察,你一定會發現身邊的一些現象:很多道路中間綠化帶,是高于地面用水泥磚塊鋪裝的一個狹長地帶,僅僅樹根周圍露出一小圈土。種植在這種綠化帶中的樹,靠自然的雨水往往“喝不飽”,還要靠人工澆灌。
還有,如今的很多生活小區,出于景觀設計和快速排走雨水等考慮,建了很多凸起式的緩坡綠地,每當降雨來襲,雨水順勢流到平地下面敷設的下水道。
也許這樣的狀況你已經司空見慣,但實際上,上述的兩個案例從維持城市水生態的角度,并不是的解決方案。海綿城市建設就是要修正這類做法。
2015年4月底,全國海綿城市試點城市建設正式啟動。未來3年,南寧等16個城市作為首批試點城市,將因地制宜探索海綿城市建設路徑,全面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緩解城市水資源壓力,提高城市防洪排澇減災能力,打造可示范推廣的樣本工程。
近年來,我國城鎮化建設快速推進,城鄉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也帶來了嚴峻的生態環境問題。傳統粗放型的城市開發建設,導致河流、湖泊、綠地等生態環境不同程度受損,地面硬化面積大大增加,破壞了城市原有的自然生態和水文特征。以我國北方城市為例,在城市開發建設后,僅有20%30%的雨水滲入地下,70%80%的雨水則在短時間內形成徑流,經管渠、泵站等“灰色”設施集中快速排放,往往造成排水系統不堪重負發生內澇,同時大量雨水白白流失得不到利用。
生態環境受到破壞的城市普遍存在“逢雨必澇,雨停即旱”的現象,且面臨著水生態惡化、水資源緊缺、水環境污染、水安全缺乏保障等一系列問題。在2013年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提出,“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優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并在多次會議上強調在城市規劃建設中要體現“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的系統理念。這些論斷為解決好上述問題指明了方向,城市建設必須轉變發展理念和方式,要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建設發展,建設海綿城市是重要的發展出路。
南寧生態立市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
據了解,南寧市打造海綿城市的建設時序將按照年(2015)夯實基礎、第二年(2016)逐顯成效、第三年(2017)基本建成的總體思路逐年推進。南寧市擬開展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的區域位于中心城核心地帶,面積為60.18平方公里(因土地規劃現調整為54.6平方公里),人口達到60萬人左右。
試點區域分為邕江以南和邕江以北兩個部分。其中,邕江以北大部分為現狀建成區,面積為37.68平方公里,在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中將以城市初期雨水徑流污染控制和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為主,兼顧年徑流總量控制;邕江以南為南寧市正在重點打造的五象新區,面積為17.92平方公里,大部分為新建地區,在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中將重點探索年徑流總量控制,并兼顧初期雨水徑流污染控制。
根據示范區現狀和規劃情況以及海綿城市建設的側重點,示范區劃分為6個片區,分別為:生態保護與生態修復示范區、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與初期雨水污染防治示范區、雨水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區、高強度開發海綿城市建設模式示范區、山地開發海綿工程示范區和大型居住區海綿工程建設示范區。針對每個片區的特點,因地制宜地安排各類低影響開發設施,探索不同的海綿城市建設模式和實施路徑。
如何打造南寧的海綿城市?“一方面從我們自身需求出發,另一方面以海綿城市建設的先進理念來提升城市建設的品質。尤其是在水城建設規劃修編中,全面植入海綿城市的理念和相關的技術概念。”市規劃管理局局長郭維寧表示,今后還將把積極的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融入山水城市、生態城市建設的戰略中,落實到城市建設、管理的方方面面。
據了解,南寧市已經制定了海綿城市建設的技術路線圖,從實施程序、實施主體、實施內容、重點工作、示范產出等方面,按照規劃編制、建設管控、運行維護、績效評估逐項推進;在海綿城市目標實現方面,從目標分解到措施應用,將各項指標納入到各項工程建設的全過程進行管控。
(本文資料來源:廣西日報、中國建設報、南寧新聞網、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