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加因素共振驅動板塊行情 環保中長期發展看好
上周(5.2~5.9)市場大幅回調,期間滬深300、上漲綜指、深證成指分別下跌4.03%、5.31%和2.28%,創業板指、中小板指一度大幅反彈,報告期內分別上漲了4.05%和1.83%。受大盤回調影響,本周環保板塊表現不佳,下跌了2.14%,大幅落后于創業板和中小板。
從環保板塊的各個子行業來看,報告期內繼續分化,固廢處理、環境監測、節能降耗等子行業表現較好,分別上漲0.14%、2.46%和2.04%;大氣治理和水處理板塊表現較弱,分別下跌了3.19%和4.42%。
政策動態方面,國務院正式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國家能源局發布《煤炭清潔利用行動計劃》(2015-2020年)、土十條已上報國務院、“騰格里沙漠水污染事件繼續發酵”。
總體來看,各個細分行業均存驅動因素,國家權力高層對環保相關領域重視程度已經由態度重視逐步轉變為行動重視,監測、水、大氣、節能等領域均有受益。
此外,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已經啟動,規劃將以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氣水土三大環境戰役將推進實施,據環保部規劃院測算,預計十三五期間環保投入將上升到每年兩萬億左右。
環保行業有望迎來爆發增長,繼續看好行業中長期發展,維持行業看好評級。建議持續關注水十條政策及PPP模式推動下的水處理產業鏈投資機會,優選核心競爭優勢突出、加快擴張布局的成長性個股,推薦首創股份、維爾利和津膜科技;大氣十條深入推進,多個重點行業完成排放標準制訂,石油煉制、石油化工、合成樹脂等行業特征污染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納入控制范疇,VOCs治理將加快推進,相關監測類個股有望先受益,推薦雪迪龍。
二級市場:今年以來,很多環保企業已經進入百億俱樂部,這里面反映的預期其實不少了,當然我承認未來上市企業的行業集中度會越來越高,環保千億市值企業也必然會出現,但是目前看,企業市值再上臺階需要的東西會更多,預期差已經很難找了,而且受到市場情緒的波動很大,從風險報酬比來看,并不算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環境。
新三板市場:首先對于新三板環保領域的研究,市場非常少,稍微表現好點就是很大的預期差;其次新三板企業多以中小企業構成,500-1000萬附近的凈利潤很多,設想下,在如此火熱的三板市場,企業融資不是問題,一旦企業稍微用點資本市場,彈性會多大,從市值看,2-3億市值、5-10億市值的企業,彈性又會多大;再次從關系論演變看,政府關系削弱引發的PPP是波,民眾關系增強引發的環保資產證券化(如P2P等)是第二波,目前A股上市企業波已經開始預期進入中段,而新三板企業因為受困于融資短板尚未進入波,從投資階段看,明顯新三板更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