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開出大單筆罰單
江蘇省海門市環保局近日開出史上大單筆罰單,當地一家企業被罰50萬元。
據海門市環保局有關人員介紹,被處罰的這家企業是江蘇英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因違反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水污染治理設施未經驗收、主體工程擅自投入生產,被環保部門依法查處。
據統計,自“亮劍”行動開展以來,按照“十個一律”的整治要求,海門市環保局已立案63起,一批典型案件被查處,處罰金額324.33萬元。
海門啟動“亮劍”行動
為真正做到鐵腕治污,解決危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自8月份以來,海門市環保局啟動了依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亮劍行動”,以“十個一律”的嚴要求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查處了一批典型案件。截至10月31日,該市環保局共立案63起,處罰金額300多萬元,其中單筆大環保處罰額達50萬元,開創了海門環保處罰額度的新高。
此外,海門市環保局在江蘇省首創了利用遠程聯網監控實時數據依法實施環保處罰。行動中,加強了司法聯動,先后有17名個人和企業法人代表因環境犯罪被移送公安機關。
海門重拳出擊,“向污染宣戰”
江蘇海門對于污染治理的重視由來已久。早在今年的海門市三和磚瓦廠內一座高達55米的磚砌煙囪在原地“轟隆”倒下,就吹響了海門“向污染宣戰”的攻堅戰役的號角。
為鞏固創建成果,海門堅持把矛頭指向污染企業,加大整治力度。今年“6•5”世界環境日期間,該市環保部門將結合群眾路線實踐活動,開展“共同的責任,共同的家園”社會大采訪、印染行業二輪整治現場推進、環境信訪面對面、大氣污染治理現場觀摩推進、環保局警務站掛牌等10項活動,調動社會力量,共同行動,公開向污染宣戰,以改善全市環境質量。5月29日,海門市環保部門專門召集全市90多家企業,在江蘇施貴特科技公司舉行污染源在線監控規范現場推進會,現場通報了全市污染源在線監控現場檢查情況,并對19家企業發出限期整改通知書,要求這些企業對照問題迅速落實方案、落實資金、落實人員,立即整改,杜絕弄虛作假行為。要求第三方運行維護單位一定要認真履職,各環境監察中隊要嚴格督查整改推進情況,強化對在線監控設施的監管,一旦發現問題,從嚴查處,性質嚴重的移送公安聯合查處,確保在線監控設施有效運行。
環保整治出擊重拳,該市通過對企業環保實施“每月一管”,集中時間排查整治,做到月月有表彰、月月有通報、月月有限改、月月有處罰,實實在在解決一批企業和區域發展中長期累積的環保問題。據統計,僅去年就約談告誡企業43家,整改企業143家,關停企業8家,全市企業、政府投入污染治理資金達到6000多萬元。
海門躋身首批中德低碳生態試點城市
事實上,近年來,江蘇海門加碼環境整治力度,重拳治理污染的同時,也在努力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力求建設低碳生態城市。功夫不負有心人,12月2日,有消息稱,在日前公布的全國首批5個中德低碳生態試點示范城市中,海門市(新城區)成功躋身,擁有一個席位。
低碳生態城市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標志的節能、環保型城市,是一種在生態環境綜合平衡制約下的全新的城市發展模式。結合海門新城區發展定位,今年4月,海門組織開展了中德低碳生態試點示范城市的申報。海門低碳生態試點示范城市主要位于海門新城區核心區域,南臨長江、東接城市生態綠核,用地規模約9.8平方公里。主要由北部住宅產業示范區、中部辦公和商業集中區、南部綠色低碳建筑區構成。主體目標是打造以住宅產業化項目和低碳建筑技術為特色的生態化城區。
海門與德國的城市之間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2009年,海門與德國施瓦岑貝克市建立友好城市關系,雙方在被動式低能耗建筑等綠色建筑技術領域展開廣泛合作。據悉,今后海門將學習、借鑒德國在建筑節能與低碳生態新城建設方面的技術、經驗,加強雙方在相關教育培訓、項目開放等方面的合作,促進國外先進低碳產業化技術與本土自主創新技術的融合發展,不斷提升低碳生態新城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