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在線 新聞視野】聚焦時事要聞,追蹤環保動態,關注現場,《新聞視野》為您一網打盡每日新環保快訊!
距2015年1月1日新《環保法》的正式實施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近期,《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稿通過審議;五部委聯合制定《重大環保技術裝備與產品產業化工程實施方案》;《關于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發布……一時間政策紅利鋪天蓋地,環保行業可謂“集三千寵愛于一身”。
國務院日前發布《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加碼PPP和第三方治理,更是錦上添花。擁有經驗的環保企業更具競爭優勢和實力,水務、電力脫硫、脫硝以及環境服務細分行業受益,碧水源、雪迪龍等迎來爆發式增長。
【政策利好,爆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特別是公共產品供給能力缺口很大、欠賬很多。在生態環保領域迫切需要加快國土生態治理、大氣污染防治和清潔水工程建設等。而指導意見的出臺,給社會資本“投什么”以的解答。
指導意見對生態環保、農業水利、市政、交通、能源、信息、社會事業等領域,重點就吸引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資本參與,提出了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引導社會資本準備把握投資方向和領域,驅動環保行業的高速發展進程。
【投融資創新驅動環保產業】作為環保行業中的熱門——新能源領域,同樣沐浴政策春風,走出近兩年的低谷期。新電改方案由預期開始走向實質性推動階段,以能源革命為背景的新一輪電力改革即將起航。
隨著國家政策鼓勵和相關技術的日漸成熟,新能源領域日益受到資本關注。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共計近34家上市公司宣布并購新能源資產,提前進行產業布局,涉及金額158億元。核心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是發展新能源著力點,也成為突破新能源發展瓶頸的關鍵。
【電改加速新能源革命】政策利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環保行業脖子上的資金韁繩越來越松,細分行業獲得社會資本充分滋養。這其中,第三方治理功不可沒。不過就大氣污染治理來說,仍然存在僵局。
花了錢難見效果與沒錢少錢不愿治理的雙重難題導致我國大氣治理步履維艱。給,不能不論青紅皂白;花,就是要給真正治污的項目。要扭轉誰治污誰先“死”僵局,必須先引導企業購買專業治污服務。大氣治污亟需推進并完善第三方治理體系,真正把錢用在刀刃上。
【治氣的錢需要花在刀刃上】政策紅利,多多益善,環保行業借此騰飛,環境壓力才會越來越小。不過打鐵還需自身硬,借助看得見的政策大手,把看不見的市場之手鍛造得成“點金之手”,我國環保產業才能真正成為“美麗中國”的不竭助力。
以上就是今天的新聞視野,感謝您的閱讀。東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資訊我們明天再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