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環境實時監測網絡上線 微觀數據一目了然
11月25日,由北京睦合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清華大學建筑環境檢測中心驗證,美國斯坦福大學提供大數據算法支持的“微環境實時監測網絡”——“清天朗日指數”在北京正式上線運營。
與以往、研究機構推出的“大氣質量報告”、“PM數據”不同,該指數側重于收集和反映寫字樓、學校、幼兒園、車站等公共場場所,以及車內、居所等個人“微觀環境”的空氣質量數據。該指數能夠通過“空氣地圖”形式實時展現周邊數據,包括空氣質量指數、空氣凈化器綜合評價指數、空氣質量的健康影響評價指數三大方面,涵蓋PM2.5、PM10、凈化效果評價等參數,未來還將拓展到CO?、VOC、甲醛,以及心率、血壓等可穿戴指數。
清天朗日聯盟成立
聯盟秘書長黎佳說:“未來還將拓展到一氧化碳、揮發性有機污染物、甲醛及心率、血壓等可穿戴指數。”黎佳還表示,目前該系統已在北京鋪設200多個公共空間點位、500多個人點位;將為全國各地市免費提供檢測設備20萬套,提供軟硬件支持,建立全國統一的“清天朗日指數”。
從即日起,所有公眾可在睦合達及“睦合達”APP、“睦合達”微信公眾號上實時查詢空氣質量,享受私人定制的健康服務。
睦合達總裁孫翯和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研究員李富勝都表示,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較為完善和透明的大氣環境監測體系,PM數據隨時可查。然而,室內空氣質量狀況過于微觀、過于瑣碎,目前并沒有統一的數據網絡和標準。“清天朗日”指數則填補了這一空白。“微環境”大數據的收集無論對于個人出行,還是整體城市空氣質量監督,乃至研究機構都意義非凡。
相關資料:漢王藍天霾表
提到微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早在今年4月份,漢王藍天霾表的出世,便實現了該功能。
漢王藍天霾表
與政府空氣質量監測點相輔相成,政府空氣監測點發布的是一段時間內的大范圍空氣質量,而漢王藍天霾表側重于個人微環境中的當前空氣質量,如家庭中吸煙、油煙、周邊環境等因素對家庭健康的影響。在空氣凈化器性能標準缺失的狀態下,藍天霾表也能夠針對性的進行凈化效率檢測,有效反映了其凈化效果,避免對凈化器的“盲目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