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大城市固體垃圾產出國
在高速發展的中國,生活垃圾作為城市發展的附屬物是在成倍的增加,假設每人每天產生1公斤生活垃圾,13億人口的中國每年將產生4.7億噸生活垃圾,這相當于中國每年消耗石油的體量總額,非常驚人。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大的城市固體垃圾產出國。中國各城市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需要引入先進的廢物處理辦法。
目前,中國處理垃圾的方式70%以上都是直接填埋。相對填埋等技術,垃圾經焚燒更具優勢,它不僅能夠迅速達到“減量化”,而且焚燒從中獲得電力能源,避免填埋等處理方式對地下水和土壤可能產生的二次污染,更可解決我國各級城市人均面積和耕地面積緊張的難題。因而垃圾焚燒是現階段和未來一段時期我國有效的垃圾處理手段。
垃圾發電行業發展空間大
“垃圾焚燒發電”技術順理成章得到了國家的認可和鼓勵,國家相繼出臺規定“十二五”內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方式中,焚燒發電的處理方式的比例要由此前的20%提升至35%,這意味著僅截止2015年,我國要至少新建垃圾焚燒項目約217個,涉及總投資額高達1088億元人民幣(目前一個新建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平均處理能力在1000噸/日左右,平均投資金額在4-5億人民幣)。
業內人士認為在“十三五”此比例大概率會進一步提升至50%,未來十三五投資規模有繼續保持近千億投資規模。由此正式打開了“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巨大、高速的發展空間。
企業迎來發展“黃金時期”
垃圾焚燒行業的寬闊發展空間,加上政策春風的持續“庇護”,垃圾焚燒行業進入提檔加速期,而這也對具備“資金、技術和運營經驗”的的利好消息,業內認為,相關上市公司有望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
從基本面來看,從2008年的70余家電廠到2014年的180座左右,到2015年,全國各類投產和在建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有望超過300座,日焚燒能力達到30萬噸。未來中國需要出現垃圾焚燒行業的“樣板間”,具體表現為:
1,高標準:焚燒尾氣中二惡英、SOx、NOx和煙塵的排放標準分別比歐盟2000標準嚴格10倍、5倍、4倍和2倍;
2,率:采用SCR低溫催化脫硝系統,相較高溫催化劑的能耗減少50%以上,大型垃圾焚燒廠的汽輪機排氣采取自然通風冷卻塔冷卻,相較強制通風冷卻塔的能量消耗降低90%以上;
3,高產能:采用智能焚燒控制系統,優化爐膛和鍋爐設計,提高蒸汽參數,使用大型焚燒設備,可使噸垃圾焚燒發電量提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