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能源汽車叫好不叫座 破解難題需多方合力
今年1~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為4.7萬輛,與去年同比呈現大幅增長。業界預計,全年銷售有望達6萬~7萬輛,比去年增長3~4倍。盡管新能源車目前業績驕人,但值得注意的是,10月銷量比9月有所回落,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9月新能源車銷量超過9000輛,而10月銷量卻不足6000輛。
目前,新能源車在市場推廣上依然遇到種種障礙。科技部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特聘專家王秉剛11月18日在論壇上談到,私人電動車充電難、里程不足以及價格高等問題影響到新能源車蛋糕做大。
“推廣工作依然存在許多困難,推廣總量與計劃推廣數量差距很大,時間過去1/3,預期計劃完成1/6;部分推廣城市仍在觀望,沒有出臺政策和辦法,截至今年7月底,仍然有13個城市(城市群)推廣數量還不足100輛;可供市場選擇的產品種類數量還不能滿足推廣應用的需求,乘用車車型少,產能有限;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能滿足推廣工作需求,私人領域消費者停車難、充電難的問題尚未有效解決,地方充電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過于依賴電網,社會資本進入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與服務領域的方法尚待落實;地方保護尚待破除,全國統一市場待完善。”王秉剛說。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付于武11月18日透露,新能源車領域在協同創新方面做得不夠好,這也是影響新能源車推廣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新能源行業要建立標準,充電接口要統一,汽車企業與電池企業加緊共同研發合作,而消費者與車企之間也要協同,這些方面理順之后,新能源車市場才會持續快速發展。他還談到,假如能為低速電動車正名,將其列入新能源車范疇,才會加速新能源車形成規模效應。
某的市場銷售總部專職副總部長葉磊談到,現在純電動汽車的關注度很高,但真正購買的消費者少之又少,購買流程繁瑣、使用不便是重要的制約因素。該企業旗下首款純電動車啟辰晨風自9月上市以來遇到種種難題,葉磊認為是地方政策落實不利、激勵政策不充分、充電技術規范不統一、公共充電設施滯后、家用充電樁進社區難度大、插電混動干擾等六大主要原因。“這些問題要逐一解決,就需要政府、能源公司、車企、房地產、物業、銀行等相關者齊心協力。”葉磊表示。
新能源電動車推廣難,大的挑戰是什么?鋰電池的安全性問題!
然而對于電動汽車而言,消費者心理的接受度仍有待提高。“我擔心的是電池起火的問題,深圳就曾經發生一起電動出租車碰撞起火的事故,我感覺電池的安全性不夠高。還有充電樁不夠普及,跑長途的話仍然不實用。”消費者劉先生表示。據了解,特斯拉也出過幾次嚴重的起火事故,多次成為“烈火戰車”,解決鋰電池的安全性問題,仍是新能源汽車面臨的大挑戰。
破解難題還需多方合力。
新能源汽車,在節能減排、生態環保等方面,具有示范意義,值得大力推廣。但面臨的現實困難,更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各方共同努力破解。
相關方面紛紛為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獻計出策。
首先是加快充電樁、充電站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建議將充電設施建設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尤其是居民小區、辦公樓、商場、酒店、社會公共停車場等地,充電樁比例不應低于實有車位的20%。政府機關帶頭在辦公區域規劃、建設充電樁。
為鼓勵新能源汽車應用,建議國家機關以及公共機構采購公務用車時,給以適當配比。城市公交車、出租車領域,應適當增加新能源汽車投放量。適當加大對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補助額度,盡快形成新能源汽車消費理念和氛圍。
同時,在電動汽車用電價格、新能源汽車購置稅費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為鼓勵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對獲得國家新能源汽車整車、新能源汽車專用車資格的企業適當給予資金補助;對承擔國家、標準制定的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充電設備企業給予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