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3年成功舉辦首屆節博會后,第二屆中國(成都)節能環保產業博覽會于11月7日在金堂縣淮口鎮的成都節能環保產業基地開幕。開幕首日不僅簽下68.6億元大單,還吸引了全國專家、企業高峰“論劍”,共商節能環保大計。
在本屆節博會項目簽約儀式上,成都節能環保產業捷報頻傳:中國電子系統工程第三建設有限公司、中國光大有限公司等7個節能環保重大項目集中簽約落戶金堂,總投資68.6億元,占地1100余畝。這些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年銷售收入不低于79.5億元,年上繳稅收不低于3.5億元。
據悉,第二屆節博會在展銷中心設立了1萬余平方米的展場,200余家企業紛紛帶來新產品、新技術。在兩天的會議期間共有近10場配套活動,開幕當日還將在金堂縣恒大酒店舉行節能環保產業新產品、新技術發布會和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保護研討會兩場分論壇。在此期間還更有美麗中國·生態論壇、2014公益慈善頒獎盛典等配套活動;2014中國龍舟公開賽總決賽也將在金堂縣鐵人三項賽場舉行。
而在參會現場,嘉賓學者可謂“星光熠熠”。中國節能協會等行業協會代表、研究機構的專家以及行業主管部門代表來到這里,就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新挑戰和新機遇等方面展開深入的研討交流。
與此同時,縱觀高峰論壇,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副會長樊元生就中國環保產業的發展機遇與定位進行了詳細分析;美國醫學生物工程院院士、英國化學學會會士李長明教授、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教授等國內外行業專家也分別圍繞環保節能產業技術、中國霧霾控制、我國水污染控制、燃煤煙氣深度凈化技術等進行了深入的研討交流。
2014年產值突破200億
如今,成都市節能環保產業正按照“一主兩輔”的發展思路進行全產業鏈科學布局,以金堂縣為核心區重點發展煙氣處理、水處理、節能等裝備制造產業,高新區、成華區配套發展節能環保服務業。
目前,“天府之國”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規模以上企業已達150家,2014年1月—8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8.14億元,同比增長6.9%。其中,今年1月—8月金堂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7.4億元,預計今年產值將突破200億元。
據成都市經信委副主任雷鳴驚介紹,2013年,金堂節能環保產業基地成功創建為“四川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累計引進中節能集團、四川環能德美等節能環保企業260余家,基地內基礎設施建設及要素保障均已完善,承載能力全面形成。高新區、成華區節能環保服務業以中節能西南節能環??萍籍a業園、高新低碳環保科技園項目等為依托,正積極推進載體建設。
金堂縣委常委、副縣長賀正余表示,力爭到2015年,使金堂縣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工業銷售收入實現500億元;2020年建成規模達到60平方公里,工業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基本形成“東有宜興、西有金堂”的節能環保產業格局。
此外,成都市還擁有四川聯合環保裝備產業技術研究院、國家變壓吸附分離技術工程研究推廣中心、國家煙氣脫硫中心等10余家技術研究中心;節能環保領域出現了一批國內外技術產品,如超磁分離水處理成套技術、稀土磁盤分離凈化廢水技術、家用PM2.5環境監測儀等。
據四川省環保產業協會會長謝天介紹,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已納入四川省重點發展的5大成長型產業。目前,四川省已確定在成都打造全國的節能環保技術研發、裝備制造及綜合配套服務產業基地。力爭未來5年內將現有節能環保產業規模擴大3倍,把基地建設成節能環保產業鏈齊全、企業密集度高、科技水平先進的“節能環保產業示范基地”。
節能環保喜迎利好
而與成都節能環保產業“遍地開花”遙相呼應的是,日前,來自工信部網站的消息顯示,為加快提升我國節能技術裝備水平,培育節能產業,為提高全社會能源利用效率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發改委、工信部特制定了《重大節能技術與裝備產業化工程實施方案》,提出推動形成節能裝備制造產業集聚,加快節能裝備推廣應用。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節能環保行業是我國產業政策重點扶持的行業之一,而近期北方霧霾持續多發,京津冀空氣治理已進入APEC時間,隨著供暖季的到來,北方空氣污染或再度加重,建議適當關注霧霾影響所帶來的階段性投資機會。
據測算,2005年至2013年單位GDP能耗下降的實際年均速度為3.7%,為實現減排目標,2014年至2020年能耗下降的年均速度需維持在3.9%,節能減排任務大。
而從政策面來看,市場預計政策壓力將會提升。
首先,“十二五”收官將近,“十二五”規劃“達標”壓力下,預計已出臺各項政策執行力度將加大。其次,“十三五”規劃內容值得期待。在發改委發布的25項“十三五”前期研究重大課題中,節能環保類課題有4個(占比16%);此外,在2014年4月份發改委對“十三五”規劃編制的新聞發布會上,發展規劃司司長明確表示,十三五規劃在資源環境、生態建設方面的力度,只會進一步加大,不可能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