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經濟催生壓力與機遇 相關企業提標改造應對
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環境惡果,企業所起作用“功不可沒”。
很多“三高”企業在地方合法落戶,也按照國家及各省的環保主管部門的要求配備了符合標準的排污治理設備。但因為這些設備的運行需要帶來不菲成本,企業傾向于將之當成擺設進行直接排放。為了規避環保部門的監控及執法干預,相關的企業在違法排污操作時往往還會想盡辦法以掩蓋,這就為前者治理打擊帶來了困難。各級各地的環保部門執法履職確實面臨人力和行動成本等多方面的困難。
污染環境造成的影響,很多情況下會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緩慢釋放,而“三高”企業、行業的產值、稅收,更密切關系地方政府的政績。不少地方的主政官員任期較短,寬縱企業環境污染,很難在任期當屆面臨問責追罰,還將收獲可觀的發展政績,確實有動力對一些大項目給予庇護。這些地方的環保局長會因此遭遇較大的地方保護阻力,也是事實。
隨著霧霾警報的響起,北京市立即啟動了空氣重污染應急方案。
全市近30家企業主動實施停產、減產等措施,減少污染物排放。其中,金隅集團組織其下屬琉璃河水泥公司等15家建材和家具生產企業實施了停產、限產等減排措施;北京埃姆毛紡有限公司等企業在本次應急過程中主動把“限產”調整為“停產”;燕京啤酒集團4臺燃煤鍋爐停用;燕山石化的煉油和化工系統裝置生產負荷降低三成以上,優化了脫硫脫硝設施運行條件。相關部門透露,霧霾期間,北京市已有130余家工業企業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主動調整生產節奏,減少污染物排放,盡力降低霧霾強度。
霧霾對企業的影響
其實企業污染大氣,成為霧霾助推手的同時,霧霾也反過來對企業造成影響。
1、企業不能不顧成本增加庫存
因為霧霾導致能見度降低,高速公里經常被封閉。為此有的企業不得不增加預留庫存,甚至完全改變自己的庫存制度,不計成本增加庫存,而通常,企業通常是把原材料和產品庫存控制在小限度。
2、有企業被地方政府的政策急轉彎搞得措手不及。
由于治理霧霾的強大壓力,地方政府會出一些急轉彎的政策。
3、有些工廠不得不搬遷
很多地方都在上演工廠搬遷的一幕,從時區搬到遠離城市的地方。但是,即使市中心不再生產,但減少的產能會轉移到郊外。污染源就像接力棒,從一個地方傳到了另一個地方。
4、企業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安撫成本
長期可見度低的天氣讓人心情壓抑。企業主為了讓自己的員工能遠離抑郁的心情,不得不想更多方法安撫員工。譬如,為辦公室配置空氣凈化器、為員工發放口罩等。
5、戶外的一些工作不得不停滯
由于嚴重的霧霾,一些戶外工作的進程不得不停滯。在霧霾天,人們都大量減少了戶外的工作。除非,大家帶著防毒面罩去工作。
企業加速“提標改造”應對霧霾
企業如果應對霧霾,是一個長久的話題,天津濱海新區給出了答案。
連續出現的霧霾天氣,給天津濱海新區居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不少市民開始更加關心環保問題。近日,在天津開發區,工業企業聚集的泰達已經加速實施提標改造工程,進一步減少企業排放,加快推動“美麗泰達”工程進展。
在天津濱海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控制室,可以看到實時監測硫化物排放的電腦屏幕上,一條由高峰下滑的曲線顯示著這幾天的排放水平。“按照市環保局的要求,10月9日開始,我們就啟動了霧霾天氣Ⅳ級預案,采取了各種措施,進一步降低了硫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天津濱海能源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德強表示,應急預案啟動后,企業在穩定達標排放基礎上,各種污染物要有不同程度的再降低,“如脫硫環節,我們是在排放數值原本就很低的情況下,通過加大投藥量等措施,使排放量又有了20%左右的下降。粉塵方面則通過運行管理,使排放量較平時有了20%的下降,氮氧化物的排放也在原來基礎上這幾天又降了17%。”
除了應急狀態下的舉措,早在2012年,濱海能源就啟動了新一輪減排計劃的研究,并于2013年完成了投資額高達2500萬元的脫硫項目改造。“今年,我們還將投入超過1.5億元人民幣,實施脫硝、降塵、煤庫改造等工程,進一步降低企業生產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陳德強表示,濱海能源所有的生產和運營管理均按照國家的環保標準進行。然而2013年,隨著霧霾天氣的頻繁出現,本市連續公布多項新的限制排放指標,這些指標都比國家的要求更高,為了履行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濱海能源在開發區管委會的幫助下,快速啟動了提標改造工程,實施了多個環保新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將讓我們的環保工作能夠高標準且適度超前。”
“今年是天津開發區建區30周年,作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區、國家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園區和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開發區自建區以來一直注重發展的效益和質量,積極創新、不斷探索綠色發展模式,單位產值能耗水耗、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節能環保指標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1/7甚至更優。”據天津開發區環保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開發區內絕大多數企業的排放均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且不少企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的實際排放量遠低于國家標準,但是隨著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的增強,今年,不少重點企業啟動了新一輪的提標改造項目,這些項目完成后,開發區的環保指標將再次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