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云南昭通發生6.5級地震,受到地震影響,震中山鎮受災群眾飲用水目前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但生活用水仍然處于緊缺狀態,當地供水尚未恢復。據云南省住建廳消息,目前由住建系統協調訂購的凈水設備已于6日18時在重災區山鎮全部安裝調試完畢并試供水,山重災區從應急供水轉為過渡性供水。【震中凈水設備安裝完畢并供水】
4日,震區救援人員“泥水泡面”一事引發網絡一片熱議,據媒體調查發現情況屬實。有著多年的水工程處理經驗的環保專家徐斌分析說,地震災區的水非常容易受到污染,目前有五類凈水設備可適用于災區重建過程中的臨時供水使用。【震區“渾水泡面”一事屬實】
“用泥水煮面吃”的救援戰士感動了很多人,但在點贊的同時,也讓我們為他們喝下這碗渾水可能帶來的健康問題而揪心。“水質監測是一場永遠的戰斗,我們從不敢掉以輕心。”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水污染事件,為水處理及相關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水質檢測“錢途”無限】
大氣、水體、土壤污染治理,是國務院確定的本屆政府環境保護三項重點工作,被認為是我國環保“三大戰役”。我國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打響了這場“水陸空”的攻堅戰和持久戰。
面對日漸形成圍城之勢的污泥,我國目前的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仍以原始粗放的填埋為主。對此,不少業內專家認為,實現污泥資源化,將污泥應用于農業、土地修復等領域是未來發展新航標。【國內開啟污泥土地利用模式】
生活垃圾處理問題也一直備受詬病。垃圾若超量,讓你錢包受不了;收多少垃圾費,可能取決于你扔多少垃圾;菜場水果市場的垃圾,以后或就地處理。近日,杭州草擬實行生活垃圾收費制度,勢以“三化四分”開路,積極抗戰垃圾圍城。【杭州擬試水生活垃圾收費制度】
在我們的生活中,一段時間以來,“廣場舞大媽”一度成為新聞熱詞。從中國大媽將廣場舞跳到地鐵上、跳到國內外,到廣場舞大媽遭潑水潑糞、被人放狗追咬……有關廣場舞噪音擾民引發沖突的新聞一直被炒得沸沸揚揚。一邊是大媽們對文化活動的熱情追求,一邊是周邊居民面對噪聲的忍無可忍。如何處理廣場舞噪聲擾民的矛盾?【上海剛性執法加柔性管理降低噪聲】
以上就是今天的新聞視野,感謝您的閱讀。東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資訊我們明天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