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省區將啟動水權試點 探索利用市場配置水資源
7月23日,從水利部獲悉,為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重要講話精神,落實《關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導意見》部署安排,積極穩妥地推進水權制度建設,水利部印發了《關于開展水權試點工作的通知》,我國將在7個省區開展不同類型的水權試點工作,力爭用2至3年,在水資源使用權確權登記、水權交易流轉、相關制度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為全國層面推進水權制度建設提供經驗借鑒和示范。
據了解,水利部23日召開水權試點工作啟動會,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對試點工作進行動員部署,進一步提高認識,明確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和有關要求。
會議指出,在新的形勢下開展水權試點,是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探索利用市場機制優化配置水資源、積極穩妥推進水權制度建設的必然選擇。
據悉,我國將在寧夏、江西、湖北等省區重點開展水資源使用權確權登記試點工作,在區域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分解的基礎上,結合小型水利工程確權、農村土地確權等相關工作,探索采取多種形式確權登記,分類推進取用水戶水資源使用權確權登記;同時,在內蒙古、河南、甘肅、廣東等省區重點探索跨盟市、跨流域、行業和用水戶間、流域上下游等多種形式的水權交易流轉模式。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亞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規定,水資源為國家所有,近年來各地進行的嘗試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水權交易,充其量只是水量轉讓,是政府之間私下里的相互協調,而水權交易則是在國家賦予地方使用權的基礎上,按照市場原則公開交易,這是質的飛躍。
一些專家建議,應建立若干個跨區域的水權交易所,以完成水權交易由起步時的價格協商交易到公開掛牌交易的過渡,內容涉及水權交易的定價機制、交易機制、流程設計、交易結果認定和權益保障等。跨區域水權交易需要達到“誰用誰花錢,誰節水誰得錢”的運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