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署渤海新區海水淡化項目 巴安水務版圖再拓展
根據協議,雙方擬在渤海新區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共同投資滄州渤海新區海水淡化項目。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3000萬元,其中巴安水務占注冊資本的85%。項目擬投資8.3億元,建設總規模10萬T/D海水淡化廠一座,其中一期成品水產水規模5萬T/D,二期成品水產水規模5萬T/D。總規模10萬噸/日,預期項目總收入將占公司2013年營收的184%。
項目工藝選用全膜法(微濾成膜(MF) 反滲透(RO)工藝)技術進行深度處理,處理后的水質可以達到循環冷卻水水質標準、高品質工業用自來水與更高品質鍋爐補給水等各類標準水質將提供給渤海新區區域內各工業企業生產使用,如有更高之需求,亦可通過進一步的深度處理來滿足;同時尾水確保按照一級A標排放。
巴安水務表示,上述合作協議的成功簽訂充分顯示出公司在海水淡化、膜處理技術方面的實力得到了市場的認同,并有利于公司進一步在華北、東南沿海以及南海島嶼等地區推廣海水淡化技術。該項目的規模較大,將分二期工程建設,預計該項目總收入是公司2013年度營業收入的184%。
一位熟悉巴安水務的券商研究員表示,獲得海水淡化大單進一步拓展了巴安水務的業務范圍,在市政水處理之外新增重要贏利點,隨著海水淡化市場的逐步打開,該公司有望再獲相關項目。
進軍海水淡化產業,夯實公司治水產業成長基礎。公司從凝結水精處理起步,在立足傳統主業工業水處理同時,逐步深度拓展至市政污水、直飲水等業務板塊,并形成雙輪驅動。在此基礎之上,公司與渤海新區管委會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投資海水淡化項目。我們預計公司負責項目前期建設任務,并由合資公司負責后期的運營和維護。此舉的深層次意義在于,在海水淡化產業爆發前期,公司通過單體示范項目進軍海水淡化產業,有利于公司開拓全國市場。
中國水利協會脫鹽分會秘書長郭有智介紹,發展海水淡化是中國應對水資源緊缺現狀的必然之舉。但受多重因素影響,中國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并非一帆風順。目前海水淡化產能基本在80萬立方米/日左右,預計到2015年底,產能多達到100萬立方米/日左右的水平,與“十二五”規劃中220萬立方米/日的水平相差較大。但同時,海水淡化正受到各級政府重視,浙江、山東、天津等地已在海水淡化領域加大了扶持力度,或將小范圍實現產業發展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