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面臨難題 源頭減量成關鍵
每年5000—6000萬噸的餐廚垃圾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7%以上,且成分復雜,如果處理不好,會引發食品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隱患。
一些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面臨收集難度大、項目選址落地難、資源化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6月24—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江蘇省蘇州市聯合召開“全國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現場會”,推動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十二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規定,到2015年,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在50%的設區城市初步實現餐廚垃圾分類收運處理,力爭達到3萬噸/日的處理能力。國家餐廚垃圾專項工程投資109億元。據了解,2010年國家啟動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城市試點工作,目前已經公布三批試點項目累計66個。截至2013年底,共有57個項目完成招標工作,占比86%,共有24個項目已經投產或基本建成,占比36%。第四批試點城市組織推薦工作已經啟動。
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各試點城市初步構建了餐廚廢棄物管理體系,積極推進回收體系、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形成了長效機制,為其他城市探索出了可供借鑒的經驗,試點工作取得預期成效,但也有一些試點城市工作進展還比較緩慢。
促進餐廚廢棄物源頭減量
全國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現場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呼吁,各地應該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促進餐廚廢棄物源頭減量。
“餐廚廢棄物具有資源和污染物的雙重屬性,如果處理不好,會引發食品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隱患。處理好則可變廢為寶、化害為利。”解振華說,推動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可從源頭斬斷“地溝油”、“垃圾豬”等非法利益鏈,構筑新的循環產業鏈,是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內容,也是破解“垃圾圍城”、保護環境的客觀要求;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舉措,也是政府做好公共服務的民心工程,關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意義重大。
解振華呼吁,在推動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同時,各地要大膽探索,先行先試,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確保試點取得實效。要總結推廣試點城市取得的經驗和探索出的有效模式,穩步推進全國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工作。要協調處理好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設施與其他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共享,發揮各設施間的協同效應,降低運行成本。要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研究提出“十三五”相關目標、政策、措施,以及創新制度機制等建議,并在全國推廣。
全國規?;瘡N余垃圾“變廢為寶”項目
6月25日,杭州市廚余垃圾分選減量暨生化利用一期項目啟動試運行。
據了解,這是個規模化廚余垃圾處理項目。廚余垃圾一期項目實施后,預計每年可從廚余垃圾中回收塑料紙張等約8000噸,金屬約100噸,玻璃約660噸,發電約1000萬千瓦時,廚余垃圾減量率可達到70%以上,而產生的沼氣是清潔能源。
整個處理過程基本上在一幢4層高的樓房里完成,垃圾通過清潔直運車運到4樓的卸料大廳,然后垃圾一層一層往下運輸,每到一層就會有幾道工序處理。整個工藝流程由前分選系統、厭氧產沼系統、沼氣凈化系統和沼渣脫水系統組成。
據介紹,這幢4層高的樓房每天可處理200噸廚余垃圾,一共可以發電3.2萬千瓦時。
目前,杭州市廚余垃圾分類質量總體不高。杭州環境集團副總經理張海華建議,居民可在廚房里放兩個垃圾桶,一個放廚余垃圾,一個放其他垃圾,“因為從菜場買來的菜通常都會有包裝,而這些包裝屬于其他垃圾。如果廚房只有一個桶,很多人都會扔在一起,兩個桶就自然分開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