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
近年來,各地對生態品質不斷提高重視,環保產業迎來了新一輪黃金發展期,與此同時國內環保產業也“群雄四起”。推動環保產業轉型提升,既是一個由來已久的老話題,也是一項與時俱進的新課題。特別是隨著形勢的變化,環保產業的發展路徑、組織模式都在不斷調整。在剛剛落幕的中國環保技術與產業發展推進會上,廣大與會代表圍繞推進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盡情闡述“前沿”觀點,科學把脈宜興環保產業發展。
宜興作為全國的“環保之鄉”,歷經30多年的發展,已在國內形成了良好的市場基礎,在環保技術與產業發展方面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力,擁有國內以環保產業為特色的高新區(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和國內大、產業鏈完整的環保裝備集聚區,是名副其實的“環保之鄉”、“環保交易之城”。
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以下簡稱“環科園”)作為國內的“國字號”環保產業園,環科園目前已有1500多家環保企業,從業人員近10萬人,是全國環保企業密集、配套齊全的重地之一。宜興環保產業的發展潛力從這幾年環科園取得的巨大發展就可以略窺一二,環科園的每一步也都不斷鞏固其在國內環保產業的地位。
在中國環保技術與產業發展推進會上,業內專家紛紛表示,中國環保產業發展正面對著新的機遇與挑戰,要靠創新解決環保產業發展的“難題”。在大力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環保產業發展要積極面向國內兩個市場,深化環保科技合作,引進消化先進技術,鼓勵企業“走出去”,擴大創新產品競爭力,搶占環保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加快提升環保產業發展規模和水平,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出貢獻。
近年來,宜興分別與中科院、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東南大學等院校合作,共建了一批技術研發中心和成果轉化平臺,同時還吸引到一批的科研項目相繼落戶。就在本次推進會上,國家科技部已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協商制定3年合作計劃,約定雙方共同推進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以下簡稱宜興環科園)創新發展,爭取在此間打造一個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的“試驗田”和“示范窗口”。科技部方面稱,此番部、省展開合作目的是依托宜興地區的環保產業集群優勢與科技創新優勢,構建政府、企業、專家學者的互動交流平臺。
而在深化招商合作方面,環科園已先后在日本、韓國、荷蘭、加拿大、芬蘭、丹麥、德國等國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招商活動,并和七個環保發達國家建立了清潔技術對接中心。今年4月,以“做大做強,加快升級”為主旨的宜興環保產業集團公司正式掛牌,將打造成為承擔“中國環保產業現代化使命和責任”的“國家隊”和“產業航母”,以“公司化”推進“化”,全力提升“中國環保”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目前宜興環保產業總量占全國的1/6,全省的1/2,基本形成了以環保工程承包為、設備制造為重點、原輔材料及零配件交易為支撐的節能環保產業體系。產品涉及節能、水、聲、氣等七大門類,共有200多個系列、2000多個品種。其中,水處理裝備制造市場份額已占據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此外,還有荷蘭的厭氧污水處理技術、芬蘭的廢舊塑料再利用技術等30多項先進環保技術相繼在此落戶,宜興成為環保品牌“4S店”聚集區。
江蘇省政協副主席,省政府黨組成員徐南平表示,江蘇省將抓住部省合作共建的機遇,進一步加大工作推進和政策扶持力度,集中力量建設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使之成為全省環保產業跨越發展的“加速器”、全國重要的環保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基地,推動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新的更大突破。
此外,業內人士分析,宜興作為全國的“環保之鄉”,還應該更好發揮優勢,主動介入,把握住新一輪發展機遇。尤其是政府部門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出發,培育環保產業做強做大的佳“土壤”,更加有效地協調各方資源、凝聚各方合力,充分激發廣大企業的熱情和干勁,通過政企聯手,依托科研院校,合力推進環保產業走上轉型提升的快車道。
據了解,下一階段無錫將把宜興作為環保產業發展的主陣地,推進環保產業基地整合資源、創新機制、轉型發展,把宜興打造成為“中國環保之都”,努力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