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發電盈利模式逐漸成熟 補貼政策卻招多企業抱怨
2013-10-25 13:21:25來源:中國環保在線 關鍵詞:垃圾焚燒發電閱讀量:6670
導讀:hbzhan內容導讀:對于現階段的中國來說,垃圾發電正在發展成為一個越來越具體而龐大的市場。而被譽為對企業有重大利好的垃圾焚燒發電補貼政策,近來卻引來企業諸多抱怨,被視為“蹺蹺板游戲”。
hbzhan內容導讀:對于現階段的中國來說,垃圾發電正在發展成為一個越來越具體而龐大的市場。而被譽為對企業有重大利好的垃圾焚燒發電補貼政策,近來卻引來企業諸多抱怨,被視為“蹺蹺板游戲”。
垃圾發電盈利模式逐漸成熟
據《2013-2017年中國垃圾發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國家一直持鼓勵發展垃圾焚燒發電,中國垃圾焚燒發電迎來高速發展的政策信號。從整個垃圾發電行業來看,按照垃圾總量8%的增速計算(與GDP一致),到2015年我國每年將有3.2億噸垃圾,無害化處理要求達到90%,則約有2.88億噸垃級需要無害化處理掉,而其中采取焚燒的比例大于35%,則每年需焚燒1.1億噸垃級,折算到每天約為30.7萬噸。
業內專家表示,從行業自身發展來看,目前垃圾發電行業的盈利模式已逐漸成熟,行業盈利來源主要包括垃圾處理費用、上網電價收入和碳減排收入三部分。
長期以來,垃圾焚燒發電的上網電價參差不齊,從0.285—0.745元/千瓦時(含稅)不等。2012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完善垃圾焚燒發電價格政策的通知》,規定每噸生活垃圾折算上網電量暫定為280千瓦時,并執行全國統一垃圾發電標桿電價0.65元/千瓦時(含稅)。這對于垃圾焚燒發電企業來說,本來是一項重大的利好政策,可實際情況卻不盡如人意。
垃圾發電補貼政策招企業諸多抱怨
一般來說,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收入包含垃圾處理服務費和上網電價補貼兩部分。以成都某項目為例,BOT合同上簽訂上網電價價格為0.5元,去年價格政策出臺后,上網電價上漲到了0.65元,可是增加的這部分電費從垃圾處理服務費中扣除了。而且,去年年底發改委出臺了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上網電價先繳納增值稅,待通過環保部相關審查后,才能再將稅額退換給企業,這無疑又增加了企業拿到優惠補貼的難度。
與電價不同的是,垃圾處理補貼標準存在明顯的差異性,一方面與垃圾發電項目所在的地域有關。東部發達地區補貼標準普遍較高,中西部地區偏低。例如,上海環境集團旗下的上海江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垃圾處理補貼標準超過200元/噸,而成都項目僅為70元/噸。另一方面與項目采用的焚燒鍋爐技術有關。采用爐排爐的項目補貼標準一般在65-100元/噸,采用循環化床的介于15-60元/噸之間。
對此,濟邦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張燎持同樣看法,“垃圾焚燒發電補貼目前在垃圾焚燒項目的收入結構里是一個蹺蹺板,是此消彼長的關系。電價補貼相當于中央政府補貼地方政府,對運營商而言反而增加了麻煩,增加了交易成本,如補貼發放時間延遲、滯后等。”張燎認為,垃圾焚燒發電補貼將來應是呈減少趨勢的,垃圾處理終要歸于誰污染、誰付費,不能只靠中央政府補貼。
杭州錦江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元珞也指出,該政策有一點不合理之處,垃圾上網電價的提高實際上是老百姓的二次買單。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