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發布
2013-04-18 10:30:34來源:中國環保在線 關鍵詞:節能減排閱讀量:4454
導讀:hbzhan內容導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復雜科學研究系統,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物質技術基礎。
hbzhan內容導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的大型復雜科學研究系統,是突破科學前沿、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重大科技問題的物質技術基礎。
當前,我國正處于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時期,按照全國科技創新大會部署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要求,前瞻謀劃和系統部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發展水平,對于增強我國原始創新能力、實現重點領域跨越、保障科技長遠發展、實現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表示,為貫徹落實國家科教領導小組會議精神,根據國務院關于編制“十二五”規劃的總體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會、國防科工局和總裝備部等有關部門和單位,共同研究編制了《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目前已經國務院批準印發(國發[2013]8號)。
《規劃》明確了未來20年能源、生命等7個科學領域重大科技設施發展的主要方向。
能源科學領域以解決人類社會可持續利用能源的科學問題為目標,以核能和化石能源研究設施建設為重點,逐步完善能源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為能源科學的新突破和節能減排技術變革提供支撐。7個科學領域中,能源領域包括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
發改委能源科學領域規劃具體部署
以解決人類社會可持續利用能源的科學問題為目標,面向我國中長期核能源開發與安全運行、化石能源潔凈利用與轉化、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利用等方向,以核能和化石能源研究設施建設為重點,注重新能源、新材料、網絡技術相結合,逐步完善相關領域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為能源科學的新突破和節能減排技術變革提供支撐。
核能源方面。完善提升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的性能,積極參與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保持我國在磁約束核聚變研究領域的先進地位;建設長壽命高放核廢料嬗變安全處置實驗裝置,攻克核裂變能安全潔凈發展的技術瓶頸;適時啟動安全聚變堆研究設施建設,加快聚變能走向實際應用進程。
化石能源方面。建設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支撐相關領域重大基礎理論研究,解決煤炭清潔利用和轉換關鍵科技問題;探索預研二氧化碳捕獲、利用和封存研究設施建設,為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技術支撐。
可再生能源方面。針對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能量密度低、隨機波動等問題,探索預研能量捕獲、儲能、轉換、并網研究設施建設,促進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利用。
能源科學基礎設施建設重點
1、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
長壽命核廢料的安全處理處置是影響核電持續發展的瓶頸。加速器驅動次臨界反應系統利用散裂中子嬗變核廢料,大幅降低核廢料放射性壽命,具有安全性高和嬗變能力強等特點,是安全處理核廢料的佳手段之一。為深入研究核廢料嬗變過程中的科學問題,突破系列核心關鍵技術,建設核廢料嬗變原理實驗研究裝置,主要包括:強流質子直線加速器、高功率中子散裂靶、液態金屬冷卻次臨界反應堆三大子系統。該設施建成后,將滿足我國長壽命高放核反應堆廢料安全、妥善處理處置的研究需求,為我國核能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2、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
圍繞化石燃料轉化和潔凈利用中的氣體動力學、燃燒科學和傳熱傳質問題,為實現高壓比、高透平溫度、和近零排放等目標,建設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主要包括:壓氣機、燃燒室和高溫透平的全溫、全壓、全流量、全尺寸的大型試驗裝置研究系統,以及精細和高精度測試系統。該設施建成后,將為我國燃氣輪機部件和系統特性研究提供研發手段,為化石能源持續和低碳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不斷加大投入,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規模持續增長,覆蓋領域不斷拓展,技術水平明顯提升,綜合效益日益顯現。“十一五”時期,啟動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2項,驗收設施10項,目前在建和運行設施總量達到32項。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為科學前沿探索和國家重大科技任務開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推動我國粒子物理、核物理、生命科學等領域部分前沿方向的科研水平進入先進行列。依托設施解決了一批關乎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重大科技問題,在載人航天、資源勘探、防災減災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設施建設帶動了大型超導、精密制造和測控、超高真空等一批高新技術發展,促進了相關產業技術水平提高;凝聚和培養了一批國內外科學家和研究團隊,以及高水平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此外,設施還在深化科技合作交流、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等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存在一些問題:總體規模偏小、數量偏少,學科布局系統性、前瞻性不夠,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開放共享和利用水平仍需提高,管理體制機制亟待健全,工程技術和管理隊伍建設需要加強等。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正孕育著一系列革命性突破,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紛紛加大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擴大建設規模和覆蓋領域,搶占未來科技發展制高點,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面臨機遇和挑戰并存的新形勢。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