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產能過剩陷虧損怪圈 急需整頓行業亂象
2013-04-18 09:10:27來源:中國環保在線 關鍵詞:鋼鐵行業閱讀量:4221
導讀:hbzhan內容導讀:記者日前從工信部內部會議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間,工信部將圍繞已公布的《鋼鐵行業生產經營規范條件》(以下簡稱《規范條件》),會同有關部門推出一系列后續政策,對不符合規范的企業,將運用差別電價、嚴控信貸、監管部門查處、考核問責等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逐步壓縮其生存空間,終迫其退出市場。
hbzhan內容導讀:記者日前從工信部內部會議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間,工信部將圍繞已公布的《鋼鐵行業生產經營規范條件》(以下簡稱《規范條件》),會同有關部門推出一系列后續政策,對不符合規范的企業,將運用差別電價、嚴控信貸、監管部門查處、考核問責等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逐步壓縮其生存空間,終迫其退出市場。
改革開放以來,鋼鐵工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但作為“兩高一資”的代表行業,鋼鐵無疑成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點。記者了解到,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制定《規范條件》。工信部在2010年6月制定完成的基礎上,為適應行業發展新變化,于2012年9月對其進行了修訂,并于2012年10月1日起實施。
記者了解到,日前,工信部初審了71家申報企業,公示了批符合《規范條件》的45家企業,這45家鋼鐵企業2012年合計產量3億噸,占當年全國粗鋼產量的41.4%。
“仍有大部分企業有待審核。”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苗治民說,隨后的3周為公示期,公示企業將接受社會各界的考察和評判;之后,工信部還將開展后續的申報和公示工作,預計2013年將公布一到兩批企業名單,力爭到“十二五”末,將80%左右的現有鋼鐵產能納入到《規范條件》中。
記者了解到,相比較之前“行政命令關停”等手段,工信部即將開始的后續政策將更傾向于運用“市場化”手段,“有保有壓”來治理行業亂象。苗治民表示,一方面、對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支持其開展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產能、技術改造、節能減排等結構調整工作,并給予一定的政策獎勵和信貸支持;另一方面、對不符合規范的企業,則將運用差別電價、嚴控信貸、監管部門查處、考核問責等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逐步壓縮其生存空間,終迫其退出市場。
相關人士指出,必須承認,中國鋼鐵行業已陷入惡性的低水平擴張、產能過剩、產品結構不合理、行政干預嚴重、市場化改造不徹底、效率低下的怪圈。在地方保護主義和各種變相補貼的肥湯灌注下,體態日益走形,步履日益蹣跚。在行政操縱下,鋼鐵行業遲遲不能實現有效的兼并重組,不少鋼企負責人深知“越產越虧”,卻又不敢減產,因為有“減產吃虧”之憂。
鋼鐵行業目前的困境與鋼企自身缺乏科學管理和市場預測有關,商業銀行在鋼鐵行業熱時一再推波助瀾、追著鋼鐵廠貸款,但當看到鋼鐵行業遇到困難又突然變臉,不僅對鋼企和鋼貿商縮貸,甚至釜底抽薪,這不僅加劇了當前鋼鐵行業的資金鏈緊張,甚至可能引發鋼鐵行業的大洗牌。
此前,試圖解決這些問題主要會通過行政審批手段,例如新項目不予審批、土地不予供應等,但在巨大市場需求拉動下,在有產量就有效益的大環境中,企業更多地注重規模擴張,致使我國鋼鐵產能逐年攀升。”苗治民指出,多年來通過行政審批手段嚴格控制產能收效甚微。
2012年1至11月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2440億元,同比下降5.37%;實現利稅660億元,下降57.73億元,盈虧相抵利潤為虧損19.7億元,銀行借款同比增長6.58%,財務費用同比上升了24.38%,同時企業資產負債率持續上升,到11月末達到68.67%,同比上升近1.64個百分點。2012年1至11月份全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增速回落10.5個百分點,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同比回落13.2個百分點,特別是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7.2%,而2011年同期是增長20.5%。這足以說明下游行業需求不足,加上鋼鐵產能過大,鋼材市場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鋼材銷售異常困難。“由于鋼材價格持續下跌,擠壓了鋼材流通商的利潤空間,資金鏈出現斷裂,進一步加劇了市場恐慌,全行業虧損隨之而來。[
產能過剩也令鋼鐵行業陷入“虧損”怪圈。根據中鋼協的數據,2012年,全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銷售利潤率僅為0.04%,從鋼鐵主業來看,基本上全行業都處于虧損。中鋼協副會長劉振江指出,2013年一季度情況并沒有改觀,企業經營狀況一個月不如一個月,鋼產量增加過快是主因。
“我們這次的政策著力點,就是在幫助符合規范的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同時,限制和削弱不符合規范的企業競爭力,以此來化解過剩產能,促進行業發展,并確保健康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苗治民說。
治療中國鋼鐵行業的病癥,唯有通過國家意志,這就是在“十二五”期間,堅決不再上新增產能,無論哪個省都不要再建;同時,國家要采取一致行動,對鋼鐵企業限產保價。要通過兼并重組、優勝劣汰渡過難關的。而這樣的改革,必須樹立國家意志高于地方利益的大局觀念才能實現。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