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板塊
注:板塊及分會場持續更新中,請以正式通知為準。
組織機構
01 主辦單位:青島市人民政府
02 支持單位:世界水理事會 (WWC)、國際水協會(IWA)、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河海大學、膜材料與膜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03 承辦單位: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青島市商務局、青島西海岸新區管理委員會、水資源高效利用與工程安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青島阿迪埃脫鹽中心
04 協辦單位:中國金屬學會、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中國水利學會生態水利工程學專業委員會、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化工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東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青島理工大學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國家鹽湖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高性能膜材料創新中心、生態環境部石油化工和煤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生態環境部環境保護膜分離工程技術中心、生態環境部紡織工業污染防治工程技術中心、石油和化工環境保護高鹽污水膜分離及資源化工程中心、天津大學海水淡化與膜技術研究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水資源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海水資源高效利用化工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水安全與水科學協同創新中心、南開大學中加水與環境安全聯合研發中心、江蘇省非常規水源開發及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北節水技術創新中心、河北省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節水與水處理專業委員會、中歐膜技術研究院、山東建筑大學資源與環境創新研究院、江蘇省
凈水設備制造行業協會、中關村環創水循環利用技術創新聯盟、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設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國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滄州高新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國泰節水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環境科學學會、山東省水處理協會、山東省化工情報信息協會、山東水生態文明促進會、青島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青島市循環經濟協會、青島市儀器儀表行業協會
贊助商
01 特別支持
02 金牌贊助商
03 銀牌贊助商
04 聯席贊助商
05 合作媒體
大會主題
水 生命之源 發展之基
主要演講報告(持續更新中)
主旨演講與綜合報告
特邀報告
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
膜技術在未來水資源安全的應用與發展
侯立安,中國工程院,院士;青島國際水大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流域管理合作:成功與新的領域
達恩平,水資源國際署,總干事;流域機構國際網絡,秘書長;世界水理事會,副主席
特邀報告
邢衛紅,江蘇大學,校長
正向水效與可持續發展
Alejandro Sturniolo,正向水效聯盟,秘書長
關于水處理技術終極目標的思考
胡洪營,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秀鐘書院院長
以膜法水處理技術,書寫“人水關系”文章
崔焱,中化環境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
工業水處理革新:東麗膜技術實現工業純水節能生產與廢水高值化回用
朱列平,藍星東麗膜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黃人瑤,奧賽科膜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高鹽水深度回用與煤化工行業廢水全量化減排增效解決方案
王昆鵬,萊特萊德(上海)技術有限公司,大客戶總監
澳升助力環保行業高效節能
王琦,澳升泵業(浙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耐超高壓特種膜產品在污水資源化處置中的技術創新及應用
成都美富特膜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代斯米泵業為水處理行業提供全套優化解決方案
代斯米泵業技術(蘇州)有限公司
津膜科技浸沒式超濾技術在自來水領域的“魔法”應用
錢麗,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突破·共贏:恩泰科技反滲透膜技術的中國路徑與全球視野 裴志強,恩泰環保科技(常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
非常規水之非常價值
曾凡夫子,德藍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設計師
海水淡化與濃鹽水綜合利用
中國脫鹽二十年回顧與展望特別論壇——海水淡化的綠色發展之路
主持人:
解利昕,天津大學,教授
張巖崗,北京賽諾水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北京賽諾膜技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海水淡化技術創新與發展
反滲透海水淡化工程設計與應用
楊波,杭水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首席科學家
海水淡化能量回收裝置單機及陣列性能研究
王越,天津大學,教授
海水淡化標準與發展
潘獻輝,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原檢測中心主任/研究員
上海電氣綠色海水淡化技術創新實踐與遠景展望
吳彬彬,上海電氣電站水務工程公司,海水淡化專業總工
國家重點研發產品IPX能量回收裝置的工程運行
張希建,中國電建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
題目待定
首鋼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海水淡化的低能耗創新之路
程忠紅,蘇伊士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高級技術推廣經理
丹佛斯高壓柱塞泵和能量回收裝置助力海水淡化和零排放節能降碳
曾慶志,丹佛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區銷售經理
福斯新型能量回收裝置應用介紹
福斯(上海)流體設備有限公司
美國能量回收公司全系列PX產品助力海水淡化和工業廢水的低碳發展
左萍,美國能量回收公司,中國區首席代表
HP-RO系列節段式多級泵的應用
于京,安德里茨(中國)有限公司,銷售經理
奧米泵業為水處理用泵提供全套解決方案
蔣金炎,無錫奧米泵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杜邦多元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
杜邦水處理
立足本土:東麗反滲透膜創新技術賦能中國海水淡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趙杰,藍星東麗膜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營業技術部部長
鼎澈高性能海水淡化膜多元化應用
王帥,陜西鼎澈膜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沁森高科新一代高效耐久型海水淡化反滲透膜產品介紹
沁森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國產海水淡化膜的開發與應用
衣剛,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研發技術經理
Kurita 大型石化廠海水淡化一體化項目成功案例分享
栗田工業(大連)有限公司
提升海洋工程管使用壽命和安全性:大口徑PE100RC混配料管道的應用優勢
余新文,博祿貿易(上海)有限公司,高級應用工程師
海水淡化膜外殼的設計特點和應用案例
哈爾濱樂普實業有限公司
漢高粘合劑技術在水處理膜行業的應用
劉月勝,漢高樂泰(中國)有限公司,高級應用工程師
高性能濾膜的制備及規模化應用
康新尉,寧波日新恒力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經理
礦化濾池技術在海水淡化水引入市政供水系統工程中的應用
陳景光,南京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
多功能復合織物在太陽能海水淡化方面的研究與應用
張麗莎,東華大學,教授
濃鹽水綜合利用技術創新
面向濃海水和鹽湖鹵水梯級利用的鋰溴提取研究
紀志永,河北工業大學化工學院海水利用中心,教授
強化傳質模式下電化學碳氮耦合資源化研究
程治良,重慶理工大學,副教授
電化學吸附材料理性設計與離子增強富集機制
徐興濤,浙江海洋大學海洋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杜邦濃鹽水資源回收膜法解決方案
杜邦水處理
PE基正滲透膜在濃海水發電中的應用展望
靳順龍,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經理
東洋紡濃鹽水濃縮膜革新技術及其獨特應用
尹浩全,東洋紡艾睦希(上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技術工程師
海水淡化濃鹽水鹽鉀聯產工藝
彭賽軍,中國中輕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原鹽化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
高鹽廢水及廢鹽綜合利用
白祖國,江蘇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研發經理
鹽湖提鋰及資源綜合利用
鹽湖提鋰——納濾膜和離子膜的比較分析
沈江南,浙江工業大學,教授
電滲析及雙極膜電滲析在新能源領域的應用
杭州藍然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非常規鹵水與鹽湖鋰富集的相化學差異
于旭東,成都理工大學,教授
鹽鹵體系中低品位溴碘吸附分離研究
劉海寧,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研究員
耐久提鋰膜材料設計與制備
許麗娜,天津科技大學,副教授
鹽湖中微量元素分離探討
馬艷芳,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副研究員
鹽湖戰略元素萃取分離研究進展
時東,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副研究員
鹽湖儲能材料構建與性能研究
申月,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副研究員
工業節水與污水資源化
難生物降解廢水處理技術與裝備
污水深度脫氮同步除磷技術與設備
陳志強,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化工廢水高級氧化處理技術原理與裝備
賴波,四川大學,教授
印染廢水循環利用過程污染物富集規律與控制策略
金鵬康,西安交通大學,教授
城市污水處理的技術瓶頸與突破方向
韋朝海,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水體中新污染物的凈化機制研究
展思輝,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結合態亞鐵處理高難工業廢水技術與應用
吳德禮,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
表面處理行業廢水資源化處理研究
趙旭,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
難降解廢水的連續流高級氧化處理技術
洪俊明,華僑大學,教授
工業廢水深度處理--臭氧氧化技術
李冰,賽萊默(中國)有限公司,高級應用工程師
雙碳目標下工業污廢水資源開發與利用
工業廢水處理過程中膜污染規律與控制
于水利,同濟大學,教授
高級氧化技術處理含鹽廢水研究
劉芳,中國石油大學,教授
“雙碳”目標下生物質類化工廢水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路徑探析與技術研究
任會學,山東建筑大學,教授
殼聚糖基水處理材料的功能定向調控與場景化應用
沈忱思,東華大學,副教授
印染廢水資源化利用的實踐與思考
張志峰,浙江省環境生態修復協會,副會長/高級工程師
高效電活化氧化技術及其在高鹽化工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金春姬,中國海洋大學,副教授
石油污染鹽堿土壤生物強化修復
李琳,山東科技大學,副教授
油田采出水微生物強化處理
劉春爽,中國石油大學,副教授
石油石化水處理一站式服務
宋勇,德藍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研發部總工
高難度工業廢水解決方案
吳建,浙江坤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中持水處理新技術和新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高志永,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賽萊默在工業廢水處理中應用解決方案
高原,賽萊默(中國)有限公司,水應用解決方案專家
含金屬離子廢酸液在線回收系統研究與應用
高甲,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工程技術研究室主任
新膜產品及應用方向
林勇,煙臺金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膜首席研發專家
污水深度處理技術研發與應用
高贊,中原環保知和(鄭州)水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總監
陶瓷膜在難處理流體領域中的應用
姚萌,三達膜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
蘇伊士工業園區綠色低碳環境治理方案
程忠紅,蘇伊士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高級技術推廣經理
零排放不再“高成本”:SEEP的降維破局之道
盧志明,杭州司邁特水處理工程有限公司,技術總工
過濾和分離技術在水處理行業的應用
張磊,舒萬諾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專家
纖維基光熱材料制備及蒸發性能研究
方小峰,東華大學,講師
限域效應和界面效應強化ZnO/MXene光催化劑去除水中難降解有機污染物性能和機理研究
楊傳璽,濰坊科技學院化工與環境學院,講師
工業再生水利用
主席:胡洪營,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秀鐘書院院長
聯席主席:崔勇,中關村環創水循環利用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
聯席主席:郭嘉,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有限公司,水環境業務部總經理
召集人:杜燁,四川大學建筑與環境學院,副研究員
焦化廢水處理A-OHHO工藝原理及其技術應用
韋朝海,華南理工大學,教授
石化廢水臭氧催化氧化技術:從研究到應用
吳昌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污染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新形勢下鋼鐵工業水循環技術創新與工程實踐
梁思懿,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專家/正高級工程師
中國智慧水務發展報告
崔勇,中關村環創水循環利用技術創新聯盟,理事長
非常規水資源化膜分離技術應用實踐及節能降耗思考
閆博,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有限公司,技術支持部經理
高效膜技術在工業再生水及廢水資源化中的應用
朱列平,藍星東麗膜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工業廢水助力再生過程中膜材料的應用
黃人瑤,奧賽科膜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復雜水源制備芯片純水中的易穿透有機物識別與氧化控制
王文龍,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副教授
超高纖維低生化性難降解廢水綜合再生循環利用技術
陳霖,成都之和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
高鹽廢水處理回用及零排放
從困境中破局-焦化廢水處理術發展
盛宇星,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北京賽科康侖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含鹽礦井水處理技術現狀和展望
郭中權,中煤科工集團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研究員
煤礦礦井水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關鍵問題及對策
薛罡,東華大學,教授
廢水中COD、氨氮綠色吸附回收技術--非生化富集分離水處理技術
王斌,太原理工大學,教授
杜邦(近)零排放應用中膜元件選型及膜系統設計
杜邦水處理
碧水源低碳水處理裝備的產業化應用
唐琪,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經理
污水資源化與(近)零排放領域的場景化實踐與效能提升
趙杰,藍星東麗膜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營業部部長
水發優膜超濾在工業廢水領域的解決方案
張華,山東水發優膜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工匠波紋在高鹽廢水零排放項目上的技術賦能實踐
賽世杰,北京工匠波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創始人/CEO
水藝創新膜產品在礦井和煤化工廢水中的應用及案例分享
徐百龍,寧波水藝膜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總監
CUT膜在多領域的解決方案
李鵬,北京群力創新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工業廢水零排放資源化方案分享
梁繼業,美富特環境集團(廣東)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含鹽廢水零排放工藝節能優化低碳設計
李君占,北京鑫佰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海水和雜鹽資源化解決方案
胡敏,煙臺金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工
威立雅高含鹽廢水處理解決方案
呂春霖,威立雅水務技術,高級產品應用工程師
CROSS納濾膜在高鹽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劉昊,克霍斯特環保技術(上海)有限公司,銷售總監
LG創新抗污染反滲透膜在高污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王麗華,樂金化學(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技術經理
PX能量回收技術助力工業廢水深度處理膜工藝節能降碳及案例分析
占學文,美國能量回收公司,高級技術經理
工業園區高鹽廢水的膜技術應用
張景隆,北京賽諾膜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電滲析及雙極膜電滲析在零排放中的應用
杭州藍然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高含鹽廢水處理回用及零排放
于文浩,德藍水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設計院院長
工業領域特種物料分離技術創新與應用發展
面向酸性廢水資源化處理的特勒格堿基耐酸納濾膜創制
劉立芬,浙江工業大學,教授
恩泰分離膜產品在特分領域的應用
李志超,恩泰環保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產品經理
面向高鹽和高有機物廢水資源化利用的特種分離膜開發
張奇峰,山東中科精膜環保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
3E外壓式中空纖維納濾膜在物料分離的應用
傅鳳江,新加坡3E膜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用于醫藥分離的聚合物多級孔膜制備及應用研究
計艷麗,浙江工業大學,副研究員
多頻改性吸附+膜濃縮系統在生物醫藥產業的應用
王昆鵬,萊特萊德(上海)技術有限公司,大客戶總監
基于兩性離子納米膠囊復合納濾膜的構筑及應用研究
孫志娟,浙江工業大學,副教授
耐酸耐堿耐溶劑膜在資源化利用上的應用
蔣濤,寧波日新恒力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面向溶劑體系物料分離用聚合物膜的結構設計和性能調控
方傳杰,浙江大學膜與水處理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化工廢鹽減污降碳資源化利用
化工廢鹽資源化利用進展和政策管理策略
劉研萍,北京化工大學,教授
化工廢鹽技術評估體系研究
何藝,生態環境部固廢管理中心,教授
化工廢鹽高值轉化制純堿/小蘇打技術及應用
張洋,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
“無廢供應鏈”建設引領廢鹽高質化利用
李靜,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副秘書長/工程師
高含鹽有機廢水及工業廢鹽資源化技術與產業化應用
李梅彤,天津理工大學,研究員/院長
化工廢鹽電化學深度除雜技術
吉慶華,清華大學,副研究員
化工廢鹽資源化技術的生命周期評價
王維,北京工業大學,高級工程師
AI賦能重點工業行業廢水處理智能化發展
AI賦能,流量破局:環保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與創新突圍
盛宇星,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北京賽科康侖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工業園區地下管網-水智慧管控
時美,上海電氣數智生態科技公司,高級工程師
環保企業組織AI化進程與未來新組織演進
李謙子,北京完美拾光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ZWPD三維工廠設計軟件:賦能水處理工程全生命周期
楊宏大,北京中維數通軟件有限公司,市場戰略經理
污水處理大模型系統與BSM數據集構建
姜向遠,山東大學,副教授
排水管網水質與流量精準測量的新方法與技術
郭帥,合肥工業大學,副教授
題目待定
徐明,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教授
模型DeepSeek環境監測的"智慧之眼"
婁保東,河海大學國家工程中心,數字孿生水利所所長/教授
冶金用水節水與廢水綜合利用
鋼鐵工業用水“零排放”總體思路及關鍵技術
李素芹,北京科技大學,教授
焦化廢水資源化零排放工藝
李恩超,寶武環科環境技術研究院,主任助理
鋼鐵行業鎂法脫硫廢水資源化利用技術
中冶北方(大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鋼鐵企業濃鹽水與冶金固廢協同資源化技術
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漢斯琥珀設備在工業污泥減量化、資源化及污水熱能管理、回用領域的應用
王宇航,琥珀環保技術(中國)有限公司,工業銷售經理
鋼軋濁環水處理系統高效運維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
山東鋼鐵日照有限公司
杜邦焦化廢水回用及近零排放解決方案
杜邦水處理
BDD電解氧化處理鋼鐵廢水技術
湖南新鋒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水鹽平衡的鋼焦企業廢水零排放資源化關鍵技術體系構建與應用
中冶南方都市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高鹽廢水處理新技術研究與思考
首鋼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研究院
AQFILM 熱法超濾助力冶金廢水回用節水減排
李建華,阿克菲姆膜材(嘉興)有限公司,高級市場經理
匠容道電滲析和雙極膜技術在高鹽廢水零排放與資源化領域的應用
韋景韜,杭州匠容道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
生物電催化協同技術在焦化廢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
鞍鋼集團北京研究院
新一代n-MCR®短流程膜集成技術在高鹽復雜工業廢水資源化過程的應用
張雙牛,利得膜(北京)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副總
湛江鋼鐵節水技術應用情況
寶武湛江鋼鐵
雙碳背景下鋼鐵行業水資源高效利用技術方向與戰略思考
河鋼集團戰略研究院
龍鋼公司水系統節能減排實踐論述
陜西集團龍門鋼鐵
膜科學與技術創新
面向未來水資源的膜技術發展高峰對話
主持人:
郭有智,河海大學,教授
方佩暉,曼胡默爾集團,亞太商務總監
膜分離技術最新進展與創新
AI輔助聚酰胺納濾膜設計
張林,浙江大學,教授
新型納米復合納濾膜材料開發與分離機制
張建峰,河海大學,教授
太陽光熱蒸餾及其應對特殊條件供水的研究與展望
王威,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低能耗/抗污染的PTFE中空纖維膜在高濃度污染環境的應用研究
金王勇,浙江東大環境工程有有限公司,技術副總
陶瓷膜材料、工藝部及設備分享
趙焱,廣東粵海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抗污染膜及工業廢水回用技術
李衛星,南京工業大學國家高性能膜材料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教授
基于表面微環境精準調控的單價選擇性陽離子膜構筑
趙穎穎,河北工業大學,教授
光熱非對稱中空纖維膜創制及其應用
魏晨杰,浙江工業大學,副研究員
微納米氣泡強化滲透和壓力驅動膜過程研究
杜亞威,河北工業大學,副教授
膜蒸餾過程疏水膜表面結垢機制及控制策略研究
苑士登,山東大學,環境學院博士后
膜污染防控與膜清洗
蛋白濃縮超濾膜耐污染表面構建與耐污機理
胡云霞,天津工業大學,教授
高鹽廢水膜脫鹽過程混合結垢機制研究
鄭利兵,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用于脫脂乳化廢水資源化處置的ZnO2/Gr修飾碳纖維自清潔材料
孫德,長春工業大學,教授
膜污染的利與弊一污染層在新污染物去除中的作用研究
孟淑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研究員
基于隔膜電解調控的膜蒸餾處理高鹽有機廢水的效能研究
鄢忠森,福州大學,副研究員
智能水凝膠復合膜的構效關系及其環境響應機制研究
宋娜,青島科技大學,副教授
膜用藥劑與清洗運維
崔玉良,河北奧豐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
基于阻垢劑快速檢測的反滲透膜污染監控及評價
王捷,天津工業大學,教授
循環水系統一站式解決方案
殷樹梅,青島科技大學,教授
膜系統運維化學品的生產與應用
李秀寧,山東黃三角環保科技產業園,總經理
排放工藝中膜污染控制及重垢清洗解決方案
姚萌,三達膜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
Kurita 膜故障診斷與清洗修復綜合解決方案
栗田工業(大連)有限公司
水處理混(絮)凝劑歷史、現狀及發展趨勢
鄭懷禮,重慶大學,教授
城鎮水務技術發展
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新工藝新技術
污水極限脫氮除磷工藝試驗研究及工程應用——以中部某大型污水廠尾水提標項目為例
萬年紅,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好氧顆粒污泥技術序批式VS連續流
吳遠遠,北京首創生態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協同創新研究院研發總監
城鎮雨季溢流污染的新膜法解決方案
白海龍,上海世浦泰膜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城鎮污水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技術研究與應用
王曉霞,青島大學,教授
新型膜法污水處理技術研究與應用
李保安,南開大學,教授
香港安樂集團綠色科技的應用與發展
安平林,香港安樂工程,首席科學家/總經理(中國內地及海外)
珊氮®活性自持深度脫氮技術應用
李蓉蓉,北京中持碧澤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污水處理領域科技成果價值轉化的實踐挑戰
薛曉飛,北控水務集團研究院,院長
基于碳捕獲理念的新型厭氧氨氧化強化A-B污水處理工藝
王博,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
新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現狀、挑戰與對策——2025年人居環境整治收官展望
張潔,新疆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高工
農村污水碳排放案例分析
趙偉華,青島理工大學,副教授
污水處理廠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暨綠色低碳標桿水廠分享
廠網一體的綠色低碳標桿廠特性分析及實踐探索
張韻,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原總經理
污水污泥協同減污降碳技術的發展與創新思考
戴曉虎,同濟大學,教授
STEM模型與污水處理廠節能減碳
施漢昌,清華大學,教授
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桿廠的建設方向
王洪臣,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全覆蓋的內涵與外延
孫永利,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城市環境研究院院長
標桿引領,以評促建,推動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陶相婉,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水務院主任
系統推進,智慧賦能——北控水務減污降碳實踐與思考
劉偉巖,北控水務集團,副總裁
廠站網一體化思維下的綠色標桿廠探索與思考
陳廣,上海城投水務集團,副總經理
資源能源循環利用綠色低碳標桿廠創建案例分享——鄭州新區污水處理廠
譚云飛,中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
城市污水處理的綠色低碳實踐探索
丁強,首創環保集團,城鎮水務事業群副總經理
常州污水廠綠色低碳及資源化利用探索與實踐
呂貞,常州市排水管理處,技術總監
污水處理廠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評價體系研究
錢曉雍,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水環境研究所,所長
污水處理廠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評價技術指南應用分享
唐明躍,青島水務集團環境能源有限公司,生產運營主管
“綠色低碳”在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中的實踐
肖志毅,中鐵建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水務分公司副總經理
新污染物治理技術與環境管理創新
中國PFOS替代與控制技術進展與展望
彭政,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履約三處處長
MOFs用于環境痕量污染物的富集與檢測
王崇臣,北京建筑大學,教授
飲用水中全氟化合物及吸附去除研究
鄧述波,清華大學,教授
生物質水凝膠基光熱蒸發器用于同步脫鹽及水質凈化
李倩,山東大學,教授
有毒害化學品廢物處置與修復技術
劉希濤,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AI賦能的新污染物治理
蔡明剛,廈門大學,教授
新污染物監測檢測技術服務及方案
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新污染物:下一個環保行業的風口?
張正華,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環境與生態研究院副院長
質譜技術在水體新污染物分析中的應用
黃毅,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研究員
合成抗氧劑類新污染物:從環境到人體暴露
劉潤增,山東大學,教授
水體新污染物氫化還原/高級氧化協同去除研究
周娟,東華大學,副教授
水體新污染物和異味物質快速檢測技術應用研究
彭俊翔,廣東粵海水務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副經理;深圳分析測試協會環境與水體測試專業委員會,委員
全球視角下PFAS法規趨勢及島津應用方案
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
以膜為核心的工藝在供水系統設備更新和保障升級中的應用
城市大型給水廠膜技術升級改造的思路與實踐
邢思初,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綜合二分院總工/工藝所所長
陶瓷平板膜在高品質供水的系統解決方案
項東玲,北京科林之星環保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威立雅抗污染納濾膜HN系列市政項目運行數據分析演講
董春華,威立雅水務技術,高級產品應用工程師
陶瓷膜在大型市政水廠的示范應用
陳鋒,浙江天行健水務有限公司,董事長
膜法凈水工藝保障高品質供水
周曉杰,北京賽諾水務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
從技術突破到民生保障:東麗納濾膜在市政供水中的實踐與成效
藍星東麗膜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0動力超濾凈水技術研究及應用
吳降麟,浙江開創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技術總監
杜邦市政飲用水膜法解決方案
杜邦水處理
AQFILM大通量超濾與中空纖維納濾在高品質飲水中的應用
安康,阿克菲姆膜材(嘉興)有限公司,研發與市場總監
界面與孔徑調控納濾膜苦咸水處理效能與機制研究
白朗明,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好氧顆粒污泥專題會議
好氧顆粒污泥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王凱軍,清華大學,教授
題目待定
李志華,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授
題目待定
李軍,浙江工業大學,教授
基于水力旋流器驅動的污泥致密技術研究
李激,江南大學,教授
題目待定
郭海娟,遼寧大學,教授
題目待定
劉毅,華東理工大學,副教授
題目待定
鐵拓,北控水務集團產品開發中心,地下廠產品總監
好氧顆粒污泥主題組項目介紹
高嵩,未來水科技平臺發起人;北京境界探微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好氧顆粒污泥技術裝備化創新探索與實踐
陳嘉祺,廣州北控石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HPB 技術介紹
湖南三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智慧水務
智慧水務建設與運維管理
題目待定
邱順添,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教授
Ai賦能水務基礎設施運營,驅動行業智慧化轉型
賈丕星,北控水務集團,副總裁
智慧水廠建設和運營管理實踐
林峰,深圳市環境水務集團,信息中心主任
AI和大數據在供水管網漏損管控和智能巡檢的場景化應用
王小鵬,浙江和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水廠智慧化轉型升級的探索與思考
程晨,無錫水務集團,信息處副處長
水務行業多源異構數據體系融合與價值激活路徑探索
申若竹,首創環保集團,智慧環保事業部副總經理
探索AI時代背景下的水務行業數字化轉型新路徑
許冬件,珠海卓邦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地理信息采集的作用與效率
鄭瑤清,汝城縣自來水有限公司,管網部部長
西海岸單村供水保障工程的應用與運維
趙文峰,青島巨川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自動化事業部總經理
二次供水和管網安全保障技術
邊緣計算在二供中低碳節能的應用與實踐
上海城投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自來水業務受理分公司
水質安全(從合格水到健康水的二次升級)
吳強,利歐集團泵業有限公司,利歐水系統業務模塊負責人
氣候變化背景下高溫天氣對二次供水安全的影響與調控
舒詩湖,東華大學,教授
二次供水模式:基于水質與節能的選擇
張懷宇,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科研院,副總工程師
二次供水系統水質生物安全協同保障機制與案例分析
李偉英,同濟大學,教授
二次供水能效愿景目標與技術可行性
陳英華,上海凱泉泵業(集團)有限公司,供水事業部總工
二次供水能效提升技術
王彤,長安大學,教授
消毒技術與監測保障城鎮供水安全
飲用水安全消毒技術發展趨勢與研究展望
徐斌,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飲用水檢測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張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水質量與健康監測室主任
水質監控管理需求與監測技術發展
宋蘭合,建設部城市供水水質監測中心,原總工程師
多水源調蓄供水典型新污染物協同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
賈瑞寶,山東省城市供排水水質監測中心,主任
支撐高藻水智能化處理的藻類預測模型和有機物自動化解析技術研究
陳超,清華大學,教授
綠色低碳視角下的飲用水安全保障——利用碳酸制備投加系統精準調控pH技術的效能解析與案例分享
林峽,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哈維氣體與藥劑投加水處理技術研究所,所長
基于全流程協同控制的飲用水新污染物去除技術研究
姜蕾,上海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國家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正高級工程師
二氧化氯消毒液的腐蝕性差異及緩蝕方法
吳明松,東北大學,副教授
題目待定
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水生態保護與水環境治理
河湖水生態系統的修復與重啟——兼議幸福河湖的要義與內涵
生態導向水環境治理創新與思考——基于底泥洗脫的水污染治理與生境修復耦合技術解析
吳敬東,安徽雷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城鄉再生水補給型河流水網-岸帶-低堰-濕地四級聯動式生態環境復蘇技術(NBWW)及典型案例
趙進勇,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生態環境研究所,主任
我國南方水庫水位調控能有效減緩突發性泛黑水質污染風險嗎?
李一平,河海大學,教授
氣候變化與湖泊總磷的變化趨勢:對加拿大15000個的湖泊40年的研究總結
黃津輝,南開大學中加水與環境安全聯合研發中心,主任
大瀝鎮污染黑臭河涌綠色模塊化人工濕地生態修復工程開發研究
肖羽堂,華南師范大學,教授
北方季節水源性小型河道水環境水生態治理研究
黃開,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總師辦副總工
掙脫生物膜困局:TWC高效填料球開啟生物載體“自進化”時代
劉麗香,廣東鑫國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山城區管網檢測修復工程實施案例分享
趙欣,中山公用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濕地凈水技術及生態修復
生物絮團-人工濕地深度處理釀酒尾水研究
周巧紅,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環境工程微生物組學視角下濕地水質凈化機制與微塑料生態效應研究
鞠峰,西湖大學工學院,研究員
南方感潮河流濕地近自然修復技術及實踐
楊揚,暨南大學熱帶-亞熱帶水生態工程教育部工程中心,研究員
應用于污水處理廠尾水深度處理人工濕地分析
成水平,同濟大學,教授
黃鐵礦填料脫氮除磷機制及水生態修復的思考
宋新山,東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
濕地甲烷減排及相關機制研究
翟俊,重慶大學溧陽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長
低碳氮比進水下人工濕地脫氮及強化機制
謝慧君,山東大學,教授
改性生物炭基質人工濕地對生活污水中磺胺類抗生素的去除特性研究
徐建玲,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教授
抗生素環丙沙星在蘆葦細胞懸浮系中的歸趨與生物效應
何玉潔,重慶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副研究員
低碳排人工濕地處理農用地膜和甲基硫菌靈復合污染農田退水的效果及機理研究
邵媛媛,山東建筑大學,副教授
城市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評價與生態修復策略
左進城,魯東大學,副教授
基于硫鐵礦自養反硝化的低碳、高效、深度、同步脫氮除磷技術
李睿華,南京大學,副教授
產學研合作交流發布
科研院所、高校研究方向及成果交流
河海大學專場發布
節水先進工藝技術裝備發布
綠色低碳環保新產品新技術發布
知識產權專利發布與成果轉化對接
環保產學研用金對接
未來水科學創新與能力研究專場發布
未來膜濾凈水技術
梁恒,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學院院長
未來的膜與膜的未來
藍偉光,福州大學,未來膜學院常務院長/教授
未來我國海水淡化與海水資源化發展的戰略思考
阮國嶺,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原所長
美麗中國建設背景下的水務行業的發展方向
王洪臣,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河湖庫淤積治理的問題及資源化途徑
朱偉,河海大學,教授
歐盟水足跡認證中的機遇與挑戰
李斌,正向水效中國聯盟,秘書長
3060雙碳戰略賦能:水處理節水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路徑
陳秀琴,國環產研(北京)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主任
論文征集
論文要求:
1.論文字數在5000字左右,同時提供200-300字的內容摘要;若提交英文論文,則應同時提供1000字左右的英文摘要;
2.中文論文格式應有以下內容:(1)標題,小二號宋體;(2)作者姓名,4號楷體;(3)工作單位,5號宋體;(4)中英文摘要,中文5號楷體、英文10磅Times New Roman;(5)關鍵詞,5號楷體;(6)正文,5號宋體,行距16磅 ,版心大小為285mm×210mm;(7)參考文獻,5號宋體。
3.論文題目、摘要截止日期為2025年3月30日,全文截止日期為2025年5月31日。
中國脫鹽產業發展20年文集
在“十四五”與“十五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工業和信息化部錨定高質量發展方向,重磅部署2025年制造業質量工作,將“推動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推進‘中國制造’品牌建設”列為核心任務,為節水工業及脫鹽產業點亮前行燈塔。值此契機,
2025青島國際水大會&水展20周年慶典上,《中國脫鹽產業發展20年文集》藍皮書蓄勢待發。
即日起至2025年6月15日,藍皮書征集通道持續開放,誠邀行業同仁共襄盛舉,攜手繪制脫鹽產業發展新藍圖! 會議日程
2025年6月30日-7月1日全天
展覽布展、代表報到
2025年7月2日全天
開幕、主旨演講、綜合會場
展覽展示、采購交易
2025年7月3日全天
各分會場演講、展覽展示、采購交易
2025年7月4日全天
參觀考察、展覽展示
會議地點
中鐵·青島世界博覽城
地址: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三沙路3399號
青島國際水展
20,000㎡規模 15,000+觀眾 600+展商
主要參展商(持續增加中)
參展范圍
污水/廢水處理
●海水淡化、工業廢水、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產品及設備等;
●污泥、油水分離、氣浮、電解處理、曝氣、厭氧處理裝置、活性炭、消毒殺菌、蒸發結晶、水處理成套設備等;
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
●農業節水、工業節水、城鎮節水技術與裝備等;
●節水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
膜技術與應用
●微濾膜、超濾膜、納濾膜、反滲透膜、EDI、MBR、DTRO膜、STRO膜、陶瓷膜、膜殼、制膜設備、卷膜設備、膜組件等;
●工業濾芯、濾料、樹脂、過濾器、水處理藥劑等相關產品;
流體自動化與設備
●泵、閥門、密封件及管材、管件、管網檢測設施等;
●自動控制系統與設備等;
智慧水務
●智慧水務管理運維平臺及軟件、市政供排水系統、二次供水、管網漏損等;
●環境監測、儀器儀表、傳感器技術及產品等;
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
●河湖治理、黑臭水體治理、流域水環境治理等;
●人工濕地、村鎮水生態、生態修復技術與裝備等;
展位規格及收費標準
■每個展位(9㎡)含2個參會代表名額
■豪華標攤配置:加高造型,一張接待桌,一張洽談桌,四把椅子,中英文公司楣板,射燈二支,電源插座,展位地毯
■普通標攤配置:一張接待桌,兩把椅子,中英文公司楣板,射燈二支,電源插座,展位地毯
參會程序
會議注冊
(一)在線注冊,快捷、方便!
1.打開下方“青島國際水大會”小程序鏈接直接報名;
2.登錄大會,點擊“在線報名”,按步驟提交資料,即可注冊;
溫馨提示:
■為快速有序注冊,參會報名需要實名登記,并準確填寫手機號(已設置查重功能)。
■如需要為他人報名,同單位的可直接“添加報名人”填報信息,不同單位則需另外填寫。
■報名信息可以自由刪減及修改,組委會將及時在后臺收到您的報名信息,并安排專屬人員為您服務。
(二)填寫參會申請表,于2025年6月30日前電郵或傳真至組委會。
注冊費用
■參會代表可通過提前匯款、現場繳費等方式支付;
■費用包含會務費、餐費、資料費、參觀考察費等;團體參與請與組委會聯系,獲取團隊價格;
■參會者在支付后,請將匯款單等付款憑證提交組委會,以便核查;
酒店預訂
(一)訂房流程
尊敬的各位參會代表,感謝您對本次大會的支持,為了方便您的與會,大會邀請您在線訂房,請您登錄大會小程序預定房間,同時我們也安排客服人員為您服務,如有需要,請您通過以下手機號添加官方客服微信,由官方客服為您答疑解惑。
(二)注意事項
1.請各位參會代表確認是否已完成會議注冊,如未完成會議注冊,房間將不做保留,會議注冊和房間住宿人信息要保持一致,請如實填寫住宿人信息。
2.本次大會全程采用線上預定房間,請勿通過其他渠道進行預定,防止受騙。
3.酒店房間有限,房間將根據實際付款情況先后保留。
4.本次大會的會議代表統一安排住宿,費用自理。
(三)預訂/修改及取消條款及規則
1.付款要求:請您在系統提交訂單后盡快完成支付,否則系統將不為您保留房間;
2.請您根據訂房日期前往相應酒店直接到前臺辦理入住手續,同時會議期間7月1-4日我們將在酒店大堂設立咨詢處為您服務;
3.預定人如果需要修改/取消預訂,根據酒店政策如下:
(1)在2025年6月15日(含當日)之前取消已確認房源的,可免費取消;
(2)在2025年6月16日-6月25日(含當日)取消已確認房源的,將收取首晚(一晚)房費;
(3)在2025年6月26日(含當日)以后取消已確認房源的,費用不再退還;
如有需要,請聯系訂房客服。
會議贊助
本次會議將設如下贊助方式:首席贊助商、鉑金贊助商、金牌贊助商、銀牌贊助商、聯席贊助商、歡迎/閉幕晚宴贊助商、飄旗贊助商等;
對此有意向的單位,請直接與組委會聯系相關詳細事宜。
匯款方式
開戶銀行:交通銀行青島分行山東路支行
賬號:372005513018170040169
戶名:青島阿迪埃脫鹽中心
注:如需開具增值稅專票,請提前匯款至上述賬戶;現場繳費只能由酒店代收,并開具酒店增值稅普票;
原標題:二輪通知重磅發布|2025(第二十屆)青島國際水大會&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