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5日是第34個全國土地日,活動主題是“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今年以來,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化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縱深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全省主動謀劃、積極協調,做好土地要素保障,精準配置資源;推行“田長制”,嚴守耕地保護紅線;以“項目為王“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擴面提質等,全力做好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廣東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重要抓手,深入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全區域規劃、全要素統籌、全周期發力、全鏈條管控、全員動員參與”為理念方法,開展系列政策引導與實施行動,以土地要素創新性配置支撐培育新質生產力,致力破解“百千萬工程”中“地從哪里來、錢從哪里籌、人往哪里聚”的關鍵性問題,努力構建“良田連片、村莊集中、產業集聚、生態優美”的土地保護利用新格局。
走進廣東各地鄉鎮村,總能邂逅“美麗鄉村新圖景”:在廣州從化鰲頭鎮萬畝良田示范項目基地,連綿的稻田一眼望不到盡頭,項目通過整治實現了從拋荒地到“萬畝良田”的巨變;佛山南海運用“地券、房券、綠券”,解決用地空間騰挪問題,有效重塑城鄉區域發展新格局。
在南粵這片熱土上,正上演著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帶來的生動實踐。
一直以來,廣東以“落規劃、騰空間、增耕地、優生態、強活力”為主要內容,破解部分地區空間布局無序化、耕地碎片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生態功能退化等“四化”問題,深入探索具有廣東特色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模式。
自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省級試點以來,全省42個國家級和省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探索出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路徑方案。
位于粵東北山區的梅州市蕉嶺縣,曾面臨著耕地碎片化、經營分散化、收益低效化等發展難題,急需綜合性整治手段進行破題。
2021年1月,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入選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國家級試點。以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契機,作為國家級試點的新鋪鎮迎來了發展的新機遇。
乘著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的東風,新鋪鎮圍繞建設“千年古鎮•秀美新鋪•稻香畫廊”的目標,試點謀劃涵蓋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鄉村生態保護修復、鄉村風貌提升、產業引入、其他建設項目等6大類型共43個子項目。
以規劃為引領,新鋪鎮深化農村“三塊地”(承包地、宅基地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集成改革,探索調田、匯田、增田、聚田的“四田”模式推動耕地集聚保護和提質增效,新鋪鎮已連片集約流轉耕地約6300畝,農田實現規模化經營面積約5500畝,引進“新農人”等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及市縣企業8家。
目前,全省42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已完成投資567億元,已完成農用地整理6.0萬畝,建設用地整理4.7萬畝,生態保護修復面積38.9萬畝。
為加快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今年,廣東印發實施《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關于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擴面提質的通知》,擴大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范圍,以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縣、典型鎮為重點,推動整治擴面取得新成效。
在省層面正在加速推進政策供給的基礎上,全省各地紛紛擂響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戰鼓,各地市、縣也正在探索推出一批管用、好用、實用的“土政策”。
江門市鶴山市鶴城鎮依托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客僑文化、非遺傳統等資源稟賦,充分激活“山水林田要素富集、文化資源底蘊深厚、農業產業特色明顯”的資源優勢,在資源集聚區以經營的理念打造魅力鶴城、鶴起昆侖、客家食品產業園、非遺花生、古道萬和、水美五星、綠美大壩、客鄉田心、糖果小鎮九大資產包單元,通過全域低效用地整治為資產包單元定向輸入空間保障要素,讓“看得見”的“資源”變成“摸得著”的“資產”。
韶關市始興縣頓崗鎮通過“一盤棋謀劃、一張圖規劃、一體化實施、一站式運管”的模式,整出空間、整出指標、整出效益,形成“良田連片田園美麗·村莊集中鄉村和美·生態優美綠色發展·數字賦能產業高效·城鄉融合協調發展”的整治成果,實現城鄉雙向奔赴融合。
空間“活”了,產業“旺”了,全域土地整治激活了鄉村發展的一池春水,為“百千萬工程”騰出發展空間。
當前,廣東以“項目為王”,在42個試點基礎上,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擴面提質”。“今年以來,已收到全省各地新申報項目149個,其中2024年計劃完成投資額超1600億元。”省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東將繼續堅持走在前列、干在實處,實現儲備一批、實施一批、建成一批優質項目,助力“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
文:廣東自然資源廳事務中心 李璐
原標題:土地日 | 全域整治擴面提質 為“百千萬工程”騰出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