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住青全國政協委員班果建議,將青海省設立為重點流域生態補償試點省。他認為,在青海開展重點流域生態補償試點,既有政策依據、也有工作基礎、更具現實價值。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大學副校長傅聲雷則建議,加強黃河全流域水資源管理,健全跨省區生態補償機制。
筆者認為,“兩會”代表和委員們聚焦“生態補償”有其現實意義。
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舉措,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手段,是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有效渠道。一般認為:生態補償是借助經濟手段來規范利益相關者間的制度安排。狹義的生態補償是指從保護生態系統與自然資源中得到利益的回報,或者因損害生態系統與自然資源而遭受損失的補償,而廣義的生態補償也包括向環境污染者收取費用。
然而,跨區域流域生態治理過程中通常涉及數量龐大且關系復雜的多種利益主體。一般認為:“誰受益,誰補償,誰保護,誰受償”。在具體實踐中,流域上游地區是生態系統服務供給者和保護者,且上游地區較下游地區普遍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如果開展的治理活動給自身帶來的負向受益和對下游帶來的正向影響無法得到彌補,將會降低主動控制污染和保護環境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下游作為生態服務的消費者和受益者,且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更高,上游為下游供了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下游應當給予上游相應的生態補償。生態補償是統籌兩者關系最好的杠桿。
建立健全流域生態補償有幾個主要好處:
01 建立健全流域生態補償有利于效率的提升
建立健全流域生態補償制度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上下游對環境污染形成約束,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降低協調成本,提高合作效率。通過流域生態補償,可以減小甚至消除負外部性,有利于協調生態服務供應和生態服務消費之間的空間不一致問題,提高河流各種資源的使用效率。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建立健全流域生態補償對流域整體進行治理,信息的流通和信息不對稱的消除都是正向的,這將大大提升流域上下游經濟的運行效率。有利于激勵生態服務供給者的環保積極性,加快生活生產方式的綠色低碳轉型。
02 建立健全流域生態補償有利于公平理念的落實
流域上游地區是生態服務供給者,普遍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但由于其所處地理位置還需履行保護水源的義務,進一步增加了上游地區經濟發展的機會成本。上游地區經濟發展與流域生態環境恢復保護之間的矛盾成為跨區域生態補償的核心矛盾。一般情況下,當一個區域貧困時,會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短暫增長,環境的惡化又會反作用于經濟,由此陷入到“貧困——犧牲環境——貧困”的怪圈里。建立健全流域生態補償有利于上游貧困區域,避免陷入越貧困越污染越污染越貧困的惡性循環。建立健全流域生態補償有利于上游貧困區域開發與環境保護相適應的綠色產業。從協商治理的角度來看,跨區域流域生態補償就是要把流域上下游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避免了區域政策的不適性及地方利益沖突。
03 建立健全流域生態補償有利于貧富差距的消除
建立健全流域生態補償有利于上下游區域貧富差距的消除。一方面,建立健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核心在于發揮經濟的生態補償作用,本著污染者付費、多治理多補償的原則進行補償,尤其是對于流域生態治理成效較為顯著的地區政府予以著重獎勵,以此提高地方政府進行流域生態治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的目的在于流域生態環境的保護,解決跨區域生態補償過程中存在的不公等現象。在貧困上游區域可以探索生態保護模式,如增加生態管護崗、開發生態旅游項目等,有利于從“輸血”增加居民收入到“造血”增加居民收入的模式轉變,提高生態補償資金使用效益,消除貧富差距,增加居民的參與度及幸福感。
以黃河流域河南—山東兩省為例,2021年4月,山東、河南兩省簽訂了《黃河流域(豫魯段)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在水質基本補償方面,若水質全年均值達到Ⅲ類標準,山東、河南互不補償;水質年均值在Ⅲ類基礎上每改善一個水質類別,山東給予河南6000萬元補償資金;每惡化一個水質類別,河南給予山東6000萬元補償資金。2022年7月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對賭”的結果:由于黃河入魯水質始終保持在二類水質以上,山東作為受益方,共兌現河南省生態補償資金1.26億元。這場魯豫“對賭”,就是通過上下游政府的討價還價機制來確定合理的流域生態補償標準,對“對賭”雙方來說,實現了“雙贏”“共贏”的目的。
總之,建立健全流域生態補償是對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貫徹和落實,是對流域治理和經濟發展的整體性和系統性把握。“兩會”代表委員們聚焦“生態補償”進言獻策,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環境高水平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原標題:建立健全流域生態補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聚焦“兩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