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合陽縣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整治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
合政辦發〔2023〕54號
各鎮人民政府,城關街道辦事處,縣人民政府各有關工作部門、直屬機構,駐合各有關單位:
《合陽縣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已經縣政府2023年第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合陽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3年9月14日
合陽縣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整治提升工作方案
根據省市關于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能力20噸/日以上)分類整治提升工作要求,為推進我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對未正常運行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以下簡稱“未正常運行設施”)分類整治提升,切實解決歷史遺留或運行管護不到位問題,提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成效,特制定未正常運行設施分類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和鄉村生態振興戰略部署,以及省市關于未正常運行設施分類整治提升方案,分批分類推進縣域未正常運行設施整治提升工作,探索“政府主導+專業化規范化建設運維+生態環境部門環境監管”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全面提升設施運行管護水平,為深入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有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原則
1.問題導向,分類整治。精準識別造成設施未正常運行的原因,因站施策,能用盡用、能修則修、能改則改,提升一批、修復一批、改造一批。堅持適度改造,積極推進尾水就地就近就農資源化利用。
2.突出重點,分批整改。結合縣域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村莊發展規劃、群眾需求期盼、設施建設年限、整治提升難易程度等實際情況,科學制定整治提升實施方案,合理安排整治改造時序。
3.嚴格銷號、注重實效。建立
工作臺賬,明確設施整治改造任務和完成時限,拉條掛賬、逐個銷號。設施整治改造應同步建立健全系統化、規范化、長效化的運行管護機制,確保改造一個、達效一個。
(三)工作目標
到2023年12月底,對因未建立運維管護長效機制造成未正常運行的設施應全部完成整改,對其他原因造成的未正常運行的設施制定整治方案及整治計劃,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率達到65%以上;
到2024年12月底,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率達到80%以上;
到2025年12月底,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率達到90%以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顯著提升。
二、主要任務
(一)精準實施臺賬管理
1.建立監管臺賬。各鎮(街道)組織對所轄區域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進行再排查,在縣級臺賬的基礎上(附件1),建立健全區域內所有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監管臺賬和未正常運行設施整治臺賬(附件2),實行動態管理。縣級組織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常態化排查,督促各鎮(街道)及時將未實現正常運行的設施納入整治臺賬,每半年對臺賬進行一次更新。
2.編制整治方案。各鎮(街道)在完成排查的基礎上,研判問題原因,科學編制方案,積極與縣級部門進行對接,參考縣級整治提升方案,結合實際制定未正常運行設施分年度整治計劃,建立未正常運行設施分年度整治任務臺賬(附件3),對未正常運行設施逐個逐項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確整治內容、完成時限,做到“一站一策”。〔責任單位:各鎮(街道)。配合單位: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
(二)有序推進分類整治
1.總體計劃
(1)分年度整治提升計劃
2023年度15個:加快在建污水處理設施(國債項目)建設進度,完成竣工驗收,正式交付運行。分別為城關街道1個(南知堡村),新池鎮1個(街道社區),黑池鎮8個(五豐社區北連村、北雷村、馬家莊社區、吳仁社區南吳仁村、北吳仁村、東城村、東洼社區、西休村),和家莊鎮2個(和家莊街道東南、七一社區下市村口),金峪鎮3個(溝北村2個、皇甫莊村)。〔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財政局、生態環境局,各鎮(街道)〕
2024年度11個:對因設施設備和管網損壞、收集管網覆蓋率低污水處理站進行整治提升。分別為坊鎮2個(福德村、南渤海村),路井鎮2個(赤東村、太興村),和家莊鎮1個(和家莊社區南壕),甘井鎮2個(佃頭社區2個),百良鎮4個(李家莊村、伊尹社區2個、榆林村南)。〔責任單位:各鎮(街道)。配合單位:財政局、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
2025年度13個:對因選址不合理、雨污未分流、收集管網未覆蓋等問題的設施進行提升。分別為城關街道5個(南伍中村、臨臬社區2個、顧賢村、西卓子村),坊鎮1個(街道社區重建),新池鎮1個(牛莊村),黑池鎮1個(南社村),路井鎮2個(北黨村、路三村),王村鎮1個(南蔡村),甘井鎮1個(麻陽村),百良鎮1個(岔峪村)。〔責任單位:各鎮(街道)。配合單位:財政局、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
(2)暫不整治的設施5個。坊鎮中東雷社區東雷村人工濕地因收集管網覆蓋率低、選址不合理坍塌無法修復。路井鎮崔李楊村4組胡同濕地設施損毀無法修復。路井鎮新民村新建三格式化糞池替代村南處理站無需修復。王村鎮山陽村設施處于采煤塌陷區暫不修復。金峪鎮皇甫莊村南人工濕地完全損毀無法修復。
2.采取方式
(1)分批穩步推進。整改工作要突出重點、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合理安排整改時序。按照“先急后緩、先易后難”原則,對新建、群眾反映強烈、整改難度小的未正常運行設施優先開展整治;其他設施要結合實際,分類分批實施整治。做到“整改一個、驗收一個、銷號一個”,整改過程要注重建立健全運行管護長效機制。〔責任單位:各鎮(街道),農業農村局。配合單位:財政局、生態環境局〕
(2)規范整治技術。嚴格執行收集、處理、排放等技術規范。完善污水收集系統,對因收集率偏低造成未正常運行的,要合理完善收集管網,及時修復更新老舊破損管道。優化污水處理系統,對于出水不達標、污水來源發生變化或處理單元過于復雜的,應科學調整處理工藝和運行參數。合理確定排放標準,充分考慮設施處理規模、尾水排放去向、環境敏感程度等因素申請排放標準,原則上執行《陜西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61/1227-2018),避免出現因設計出水水質標準過高帶來的后期運行困擾。〔責任單位:各鎮(街道)。配合單位:財政局、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
(三)嚴格驗收銷號程序和標準
整治工作完成后,由各鎮(街道)或相關部門組織驗收,按照“一站一檔”建立健全建設或整治提升檔案。驗收后,縣生態環境局對照農村生活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標準,逐條逐項進行驗收核查,不得隨意降低驗收標準,堅決杜絕虛假銷號。〔責任單位: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各鎮(街道)〕
(四)加強運行成效監管
1.健全設施運維機制。要建立完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體系,出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制度及監督考核辦法,明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產權歸屬,夯實相關部門監管職責和鎮村主體責任,鼓勵專業化、一體化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設計、建設和運行,構建“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監督”的“五有”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長效運維機制。
2.強化環境監督管理。逐步建立以運維單位自行監測為主體、部門監督性監測為主導、社會第三方監測為補充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監測體系。持續推進對20噸以上的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開展每年不少于2次的監督性監測。〔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局,各鎮(街道)。配合單位:生態環境局〕
三、保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整治提升工作已納入到省市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督察檢查范圍,陜西省生態環境廳要求按照“省級審核、市級督導、縣級落實”原則,健全未正常運行設施分類整治提升工作推進機制。為切實貫徹落實省市精神,成立以縣政府分管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領導分別任組長的“雙組長”領導小組,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局長任副組長,成員由發改局、財政局、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分管副局長和各鎮鎮長、街道辦主任組成,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整治提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局分管副局長任辦公室主任,負責組織協調推進未正常運行設施整治提升工作。〔責任單位:發改局、財政局、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各鎮(街道)〕
(二)拓寬資金渠道。要進一步加大未正常運行設施分類整治資金投入,列入縣級財政預算,統籌農村環境整治、衛生廁所改造、鎮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內容,落實整治經費,分解整治任務,夯實整治責任,合力推進未正常運行設施整治,充分利用好政府債券、政策性銀行中長期貸款等融資渠道,積極推行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構建多方協同推進、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責任單位:財政局,發改局〕
(三)強化督導檢查。市級已建立了未運行設施整治提升督導檢查機制,每季度調度工作進展情況。縣生態環境局完成現場驗收核查后,要及時向市級生態環境部門申請銷號復核。省生態環境廳原則上按照不低于當年申請銷號總數10%的比例進行抽查。因此,縣級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常態化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要求建立常態化督幫機制,開展督導檢查和暗訪,及時通報工作進展和存在問題,對工作推進緩慢,無明顯整改成效、虛假整改的予以通報批評,必要時進行約談問責。〔責任單位:生態環境局。配合單位:農業農村局〕
(四)落實配套政策。加快落實設施用電優惠和相關稅收減免政策,切實做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用地需求保障。對于長期閑置設施(所在區域生活污水已通過或擬通過納管等方式處理、設施覆蓋區域無服務人口或服務人口偏少、設施所在區域已拆遷撤并),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法依規有序退出。〔責任單位:發改局。配合單位:財政局、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各鎮(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