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 (AIIA) 第十次全體會議暨2023年通用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論壇在重慶兩江新區盛大舉行。會上,由重慶環衛集團牽頭組建的“語言計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智慧環衛創新應用中心”落戶重慶。同時,重慶環衛集團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簽訂《環衛數智化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將就數智化與環衛行業進行深度融合。
AIIA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共同指導下于2017年在北京成立,聯盟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百度、阿里、騰訊、清華、浙大等多家代表性企業、知名院校、科研機構組成,包含多名院士、行業專家、學者等。
據悉,該活動旨在構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強化各領域深度融合,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生產效率,推動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支持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
智慧環衛創新應用中心
落戶重慶
科技部“語言計算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智慧環衛創新應用中心”(以下簡稱智慧環衛創新應用中心)由重慶環衛集團牽頭,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天翼云科技公司、思必馳科技公司共同組建而成。人工智能關鍵技術與應用評測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也將參與賦能建設智慧環衛創新應用中心,形成研發、應用、評測一體化的全產業鏈條。
智慧環衛創新應用中心將秉承《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的戰略要求,建立環衛智慧大模型聯合創新實驗室,整合底座+平臺+運營,從大數據智能、混合增強智能、自主智能系統等幾個方面開展環衛人工智能技術的示范,打造“城市數智環衛綜合服務商和固廢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供應商”。
此外,公司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進行《環衛數智化框架合作協議》簽訂。下一步,雙方將重點圍繞人工智能與工業智能、智慧工廠、自動駕駛、環衛車輛裝備、綠色低碳、環保節能等相關領域,聚焦技術發展和產業落地問題、趨勢,開展標準制定、研究報告、白皮書等研究工作,在科研設施建設與共享、科研項目、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打破環衛行業傳統的勞動密集性作業方式,共同推進環衛行業的數智化轉型,重塑“環衛數智生態”。
塑造智慧環衛體系
助力數字重慶建設
重慶環衛集團作為國有老牌生態環保型企業,二十多年的發展由最初的生活垃圾填埋,延伸至生活垃圾前端分類投放、收集、中端運輸、末端處理、環衛裝備智能制造等各個新領域,未來將著力打造環衛數智化生態產業,助力數字重慶建設。
目前,公司已推進業務領域與5G、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高新技術融合,加速公司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提速綠色環衛、智慧環衛建設,形成數據要素全域賦能、理念規則全面重塑的產業數字化轉型新局面。
在工業物聯標準化建設方面,公司統一規劃安全生產的數控、傳感、能源等設施設備,力爭全域標準化,實現智能生產應用互聯互通,深度融合發展。
在生產管理智慧化系統建設方面,公司推進數據匯聚、融合和利用,建設無人站點、無人車間、無人工廠,實現作業過程數字化實時監控、生產過程智能分析預警、公司層面集中控制管理。
不僅如此,公司還聚焦多系統、多平臺融合能力,聚焦復合型數據應用,全面實現入網激活規范化、系統數據精品化、鏈路傳輸標簽化、存儲方式鏡像化、隱私保護區塊化、安全監管實時化。
未來,公司將立足于環衛行業,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探索數字化智慧化轉型,重點實現物聯網、人工智能、芯片、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業務中的深度融合應用,輻射環衛行業,助力數字重慶建設。
來源 | 重慶環衛集團黨群工作部、數字信息部
編輯 | 鄭 燏
校對 | 蔣 蓉
審核 | 楊洪萍
原標題:重慶環衛集團“雙喜臨門”:國家級創新中心揭牌 數智環衛簽約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