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下旬,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同步發布《山東省縣級礦山生態修復總體方案編制指南(試行)》《山東省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實施方案編制指南(試行)》《山東省歷史遺留礦山土石料利用方案編制指南(試行)》等三份文件。其中,《山東省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實施方案編制指南(試行)》適用于山東省歷史遺留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實施方案的編制。
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實施方案編制程序如下圖。
項目背景:概述擬治理的歷史遺留礦山的類型、面積、涉及的礦山圖斑數量和編號,是否處于“三區兩線”可視范圍,是否被列入中央和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巡視、審計等范圍。說明項目實施的必要性,明確實施的主體,經費的來源和實施方式。說明項目是否納入縣(市、區)級礦山生態修復總體方案,市場化運作項目須說明年度實施計劃及其公示情況等。說明實施方案編制單位任務取得方式。
目標任務:因地制宜,明確具體的工作目標,包括植被修復、地質安全隱患削除、土地復墾等。圍繞礦山生態修復目標,結合礦山實際,制定具體的工作任務。
治理區現狀:采用文字、插圖(或遙感影像圖)、照片、表格相結合的方式,詳細描述治理區礦山開采形成的采坑、邊坡(陡崖)、殘丘、渣石(土)堆等現狀特征,重點描述分布、形狀、規模等。
礦山地質環境問題:根據治理區現狀,分析礦山開采破壞地質地貌景觀產生的視覺污染,土地資源破壞(類型、面積),不穩定邊坡、陡崖等潛在的地質安全隱患(特征、影響因素、威脅對象)及對生態環境和水源涵養產生的影響等地質環境問題。
礦山生態修復工程設計原則:按照“因地制宜、技術可行、經濟合理、講求實效”的原則,突出設計的安全性、可行性、合理性和實效性。
礦山生態修復工程設計總體思路:基于治理區實際和修復目標,充分與地方國土空間等規劃銜接,明確實現礦山生態修復目標的總體思路和技術路徑。
施工工期和進度安排:合理確定項目施工工期,充分考慮植被恢復的季節性需求,原則上不超過36個月;按整體推進、分步實施的原則,有序安排各施工片區、各分項工程施工順序和周期,編制項目施工進度安排表,確保各治理區和分項工程有效銜接、統籌推進。
項目預算:說明預算的依據,包括地質勘查、工程勘察、測繪、園林綠化、建筑工程等方面的現行標準、定額等。采用當地市場價格的,應說明采用價格的依據和合理性。
預期效果與效益分析:針對修復目標,說明項目實施后達到的效果。對修復后的土地利用類型進行統計分析,并與修復前進行對比。
依據項目區現狀、產生的影響及礦山生態修復方向和目標,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分析項目實施將產生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山東省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實施方案編制指南(試行)》全文見附件。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