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保障人民群眾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近年來,長豐縣高度重視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防范化解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風險隱患,保障人民飲用水安全。
一 念好“謀”字訣,科學布置水源地保護各項工作
嚴格按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范》《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環境保護技術要求》,不斷完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劃分方案,向各部門公開征求《長豐縣龍門寺水庫、杜集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報告》(報批稿)。多次召開全縣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座談會,既是座談會,也是聯席會、工作推進會,集各單位職能之所長,補水源地保護之短板。
二 念好“設”字訣,確保防護標志建設完成率100%
定期檢查飲用水水源地是否在水源保護區按照要求設置界碑界樁、交通警示牌、宣傳牌等保護區標志和隔離防護圍網。對發現漏設、遭損壞或設立不規范的,及時予以設立或規范。摸清轄區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道路、橋梁穿越情況,形成臺賬,并檢查是否按照要求建設防撞護欄、事故導流槽和應急池等設施。截至目前,全縣設置了警示標志15個,保護標牌100余個。
三 念好“治”字訣,全面整治水源保護區內環境問題
開展飲用水水源地問題“清零行動”,重點檢查飲用水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內排污口、標識標牌、違規建設項目、“散亂污”企業等環境風險隱患,進一步鞏固前期取得的治污成果,杜絕問題反彈。對新發現并列入整改的水環境問題,實行巡查調度制度,全力推進水環境問題整改工作。針對上級督察反饋及自查發現的水環境問題,實行銷號制,分類梳理問題,制定整改方案,切實從源頭上防止水環境污染事故發生。2023年市級飲用水源地環保專項行動中共計發現水環境問題15個,已完成整改11個。
四 念好“效”字訣,健全水源保護區監管長效機制
建立飲用水水源地日常監管及環境風險防范工作制度,完善水源地“一源一檔”環境管理檔案,對已完成整改的問題不定期開展“回頭看”,確保水源地環境安全;適時開展多部門聯合檢查行動,針對飲用水源地存在的問題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對自查發現的問題,明確整改責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時限,確保完成整治任務;定期監測、評估飲用水水源、供水單位供水和用戶水龍頭水質等飲水安全狀況,在汛期、枯水期等特殊時段加密監測頻次。今年以來,聯合屬地共組織開展常態化檢查巡查30余次,出動人員380余人次,有效保障了公眾飲水安全。
五 念好“宣”字訣,提高公眾參與度營造良好氛圍
加大對種養戶的宣傳教育力度,大力發展生態農業,鼓勵農戶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逐步解決傳統農業污染問題;拍攝水環境問題警示片,在專題會議上曝光環境違法典型案例,發揮警示威懾作用;加強政務微博、政務微信及網上舉報平臺建設,對群眾反映的水源地保護問題限期辦理、認真反饋;充分利用網絡、廣播、融媒體等傳播平臺,廣泛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宣傳教育,開展生態環保志愿服務,經常性組織護河巡河活動,積極引導公眾參與水源保護的各種活動,提高水源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來源:合肥市長豐縣生態環境分局
編輯:合肥市環境宣傳教育信息中心
原標題:長豐縣念好“五字訣”切實筑牢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屏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