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廠披上“光伏外衣”,不僅能治污還能發電!一起來看看這個新項目。
近日,位于蘇州市相城區的一泓污水處理廠1053.25千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正式進場,做好開工準備。這是江蘇省首個集多種光伏組件安裝形式于一體的污水處理廠光伏項目,也是相城區首個“光伏+污水處理廠”項目。
01 光伏+污水處理廠,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324.5噸
一泓污水處理廠1053.25千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總屋頂使用面積約1.3萬平方米。“污水處理廠用電負荷高,且24小時連續運轉,是耗能大戶。”相城區市政集團副總經理秦樂介紹,光伏+污水處理廠后,可進一步降低污水處理成本,還可實現大氣環境與水環境污染減排“一舉兩得”。同時,光伏組件對污水池面的適度遮蔽,能有效抑制池內水體藻類生長,提高了污水處理效率及水質。根據預測,與相同發電量的火電相比,該電站建設投運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324.5噸,每年可減少煙塵排放量約284.7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898.3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量約15.5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約27.1噸,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
02 江蘇省首個三種光伏組件安裝形式相結合
設計方面,項目將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并網模式,以“混凝土屋面固定支架+門式剛架結構BIPV+‘鋼結構+預應力鋼索’柔性支架 ”三種光伏組件安裝形式相結合模式,集中應用于本次屋面分布式光伏項目,是江蘇省首個集多種建設形式于一體的污水處理廠光伏項目。
與傳統光伏項目相比,本次采用新型“鋼結構+預應力鋼索”光伏支架形式可解決污水處理池跨度大、建設成本高、鋼架易腐銹等難題,與傳統鋼架結構方案相比,新型支架具有用鋼量少、跨度大、施工周期短等特點,此外,鋼結構及鋼索均采用熱鍍鋅工藝處理,滿足污水處理廠高腐蝕條件下支架25年以上防腐要求。
下一步,蘇州將進一步加速新能源業務布局,不斷完善基礎設施配套,豐富能源應用場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來源|蘇州市生態環境局
主編|孫健
編輯|李苑
原標題:每年可節煤300多噸,蘇州這個污水處理廠即將披上“光伏外衣”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