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第二屆中國生態環保產業服務“雙碳”戰略院士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作為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簡稱“服貿會”)重要活動之一,來自生態環境領域的院士、科技工作者,政府和企業界朋友、駐華機構、新聞媒體等600余人現場參會,會員單位、各級協會線上參加會議。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郭承站主持開幕式
論壇開幕式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郭承站主持。他表示,服貿會是國家級、國際性、綜合型的全球盛會。近年來,服貿會聚焦綠色發展主題,從去年開始設置了環境服務專區和生態環保產業服務“雙碳”戰略院士論壇。本屆院士論壇以“科技賦能 創新驅動 產業保障 綠色發展”為主題,共享國際先進綠色發展理念、節能減排技術、減污降碳案例,共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加快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發展,大力弘揚院士精神、工匠精神、科學家精神,通過智慧賦能、科技賦能、創新賦能,凝聚磅礴力量,驅動創新發展,建設美麗中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將持續把院士論壇打造成為社會各界共同探討“雙碳”目標實現路徑,完整、準確、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高端交流平臺。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趙英民,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國家能源咨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顧問杜祥琬,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十四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委員張濤,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國家發展改革委、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等有關單位的領導和16位兩院院士出席論壇。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致辭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致辭中強調,現在主要國家都通過推動各個領域、各個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創新,努力實現氣候行動的目標。積極地搶占低碳、零碳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制高點,誰轉型快、創新取得突破,就更有可能獲得綠色低碳領域競爭優勢,從而進一步維護能源、糧食、生態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他表示,實現“雙碳”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院士是科技創新引領者,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推動者,是“雙碳”實施的行動者。通過服貿會的平臺,召開“雙碳”戰略院士論壇,對凝聚院士和科學家們的智慧和力量,賦能生態環保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服務“雙碳”戰略實施意義重大,希望大家充分交流生態環保產業重大科技成果和前沿技術,總結最佳實踐,探索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也希望院士論壇越辦越好,爭取形成一個機制,為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和方案。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杜祥琬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杜祥琬在致辭中指出,“雙碳”目標是我們國家對于全球作出的承諾,展現中國綠色發展的決心,是中國式現代化和應對氣候變化的要素,展現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系統治理、主動作為、引領全球、科學指導四個重大轉變的新成就、新高度。這次論壇,是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關于“雙碳”工作的戰略部署和方針政策,弘揚院士精神、工匠精神、科學家精神,促進“雙碳”領域產學研用轉化,賦能生態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次非常有意義的大會。
他表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是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深度管理創新、科技創新、金融支持和企業的參與,我們要做好先立后破,保持戰略定力,自主科學把握實現路徑,把握好節奏力度,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要堅持系統觀念,抓住主要矛盾,強化發展目標、雙碳目標、生態環境保護目標、科技發展目標的協同增效。
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趙英民致辭
生態環境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趙英民在致辭中指出,新時代的10年,既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認識最深、力度最大、舉措最實、推進最快、成效最顯著的十年,也是我國生態環保產業取得重要發展成效的十年,我國生態環保產業已經成為綠色經濟中的重要力量,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
他表示,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也是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時期,生態環保產業面臨新一輪的發展前景,我們要緊抓機遇,推動生態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對此,趙英民副部長提出四點建議,一是堅持需求牽引,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任務;二是堅持創新引領,增強產業發展競爭力;三是突出企業主體作用,激發生態環保市場活力;四是堅持公平公正,規范市場健康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副司長趙鵬高致辭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副司長趙鵬高在致辭中指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近期將重點抓好統籌協調、綠色轉型、技術進步、制度創新、技術支撐和國際競爭與合作等工作。
頒發“生態環保產業創新發展杰出貢獻”紀念章
頒發“功勛專家”證書
在首屆院士論壇上為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4位院士頒發“特別貢獻”紀念章的基礎上,本屆論壇褒獎了12位為中國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和生態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院士科學家,頒發了“生態環保產業創新發展杰出貢獻”紀念章和“功勛專家”證書,使院士論壇成為弘揚院士精神、科學家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窗口。
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宣讀“科技賦能發展,創新綠色未來”倡議書
論壇上,生態環境界與會院士首次發起“科技賦能發展,創新綠色未來”的倡議,表示要做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科技創新的引領者、推動者和行動者,體現了院士科學家的使命擔當和科學報國的精神境界,也號召了廣大科技工作者凝心聚力、共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與會6名院士圍繞“雙碳”科技支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能源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光伏新材料、新污染物治理、固碳減排與綠色修復等方面進行了科技交流和分享,結合研究領域、研究成果、實踐案例,深刻闡述引領科學治污、精準治污,服務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治理和推動政產學研用協同增效,推動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等方面的經驗和體會,對推動全社會發展觀念、發展方式和生產生活方式變革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兩院院士主旨演講環節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吳豐昌主持。
中國科學院張濤院士作報告
中國科學院張濤院士在“科技創新支撐碳中和”報告中提出了從能源生產端實現碳達峰的路徑,詳細闡述了我國能源體系的現狀、挑戰和目標。
中國工程院王金南院士作報告
中國工程院王金南院士作了“大力發展生態產品第四產業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中國”的報告,深度闡述了生態產品第四產業的發展背景、理論框架和支撐美麗中國建設的實踐模式。
中國科學院江桂斌院士作報告
中國科學院江桂斌院士在“碳中和與新污染物治理”的報告中對治理新污染物的重要性進行了強調,結合我國新污染物現狀對新污染物源頭控制和治理方案做了詳細介紹。
中國工程院高翔院士作報告
中國工程院高翔院士作了“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的報告,介紹了全球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分析了綠色低碳轉型的形勢與需求,提出了以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的理念。
中國科學院楊德仁院士作報告
中國科學院楊德仁院士作了“光伏硅材料產業的現狀和發展”的報告,結合太陽能光伏技術和應用的現狀,對世界范圍太陽能光伏的前景進行了展望。
中國工程院朱利中院士作報告
中國工程院朱利中院士作了“農田土壤生態系統固碳減排與綠色修復”的報告,聚焦農田土壤生態系統固碳減排和綠色修復的重要意義和主要技術,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展開精彩報告。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豐昌主持院士報告
論壇發布了一批生態環保產業綠色低碳案例,用典型引路,加快生態環保產業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產業綠色轉型發展。論壇現場展示了最新的節能減排、減污降碳的先進技術、裝備和示范工程,并向新入會會員單位頒發會員銅牌,高端論壇和展覽展示相輔相成,以會帶展、以展促會,增強了會議效果。案例發布和會員銅牌頒發環節由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滕建禮主持。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滕建禮主持案例發布和會員銅牌頒發環節
“生態環保產業綠色低碳案例”證書頒發儀式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新會員代表銅牌頒發儀式
會后,郭承站會長率院士論壇參會嘉賓赴國家體育館環境服務專題展區參觀,重點了解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國黃金、中國光大環境、朝陽環境、中國鐵建、中國建科、中科海勢、中煤科工、能鏈集團、國港通用、凱德興、中國航天科技等企業的綠色低碳創新技術、產品、服務方案和解決方案。
與會領導與院士集體合影
來源|中國國際環保展技術部
原標題: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 第二屆中國生態環保產業服務“雙碳”戰略院士論壇在京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