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近日印發了
《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升行動(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明確了加快構建集污水、垃圾、固體廢棄物、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理處置設施和監測監管能力于一體的環境基礎設施體系,推動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行動方案》提出了具體目標:到2025年,環境基礎設施處理處置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新增污水處理能力1200萬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網4.5萬公里,新建、改建和擴建再生水生產能力不少于1000萬立方米/日;全國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能力達到70萬噸/日以上,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80萬噸/日以上。固體廢棄物處置及綜合利用能力和規模顯著提升,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充分保障,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醫療廢物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置。
《行動方案》明確了六項重點任務,涉及污水、固廢等處理設施等。
其中,針對污水收集處理,《行動方案》提出填補污水收集管網空白、提升污水收集效能、補齊污水處理能力缺口、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提升污泥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等措施。
固體廢物方面,由于我國固廢來源廣泛、門類眾多,治理方式較為復雜,系統治理尤為關鍵。《行動方案》統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險廢物等多種固廢治理,通過提升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牽住了系統治理的牛鼻子。
針對生活垃圾,《行動方案》提出,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分類設施體系、補齊縣級地區焚燒處理能力短板、積極有序推進既有焚燒設施提標改造、穩妥推進廚余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規范開展庫容已滿生活垃圾填埋設施封場治理、改造提升現有填埋設施等舉措。
針對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行動方案》提出優化布局建設建筑垃圾中轉調配、消納處置和資源化利用設施,積極推進建筑垃圾分類及資源化利用;統籌規劃建設
再生資源加工利用基地,加強再生資源回收、分揀、處置設施建設;支持開展“無廢城市”建設的地區率先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實施模式。
針對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加快建設國家和6個區域性危險廢物風險防控中心、20個區域性特殊危險廢物集中處置中心;強化危險廢物源頭管控和收集轉運等過程監管,提升危險廢物環境監管和風險防范能力。健全醫療廢物收轉運處置體系。
此外,在監測監管設施建設水平提升行動方面,《行動方案》指出,全面推行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完善國家危險廢物環境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危險廢物產生情況在線申報、管理計劃在線備案、轉移聯單在線運行、利用處置情況在線報告和全過程在線監控。健全污水處理監測體系,強化污水處理達標排放監管。鼓勵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對污泥產生、運輸、處理進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做好污泥去向追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