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聚焦工業降碳關鍵環節,推進重大低碳技術工藝裝備攻關,強化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綠色低碳領域的創新應用,以數字化智能化賦能綠色化低碳化,培育壯大綠色低碳新動能。
《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工業結構和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建成一批綠色工廠和綠色工業園區,研發、示范、推廣一批減排效果顯著的低碳零碳負碳技術裝備工藝產品,筑牢工業領域碳達峰基礎。到2025年,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7%。“下降17%”這一目標比國家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提出的“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要較2020年下降13.5%”高出了3.5%。《方案》明確在綠色工廠基礎上建設一批“超級能效”工廠。到2025年,累計創建自治區級以上綠色工廠200家。
此外,《方案》圍繞構建低碳工業體系、工業用能方式轉變、提升工業能效、綠色制造、循環經濟、低碳技術創新、工業數字化轉型等方面提出了七大主要任務。
其中,針對工業污染,《方案》要求推動實施工業重點行業污染深度治理。督促企業落實“一企一策”三年污染治理方案,選擇成熟穩定的高效廢氣治理技術,明確污染物減排措施和完成時限。推進鋼鐵、水泥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研究重點區域鋼鐵、石化、電解鋁、煤化工等重點行業污染物高效回收利用技術。推動重點企業開展污染物高效收集利用試點工程。
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方面,《方案》提出落實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以高值化、規模化、集約化利用為重點,推進尾礦、粉煤灰、煤矸石、工業副產石膏、冶煉渣等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進一步提高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加快全固廢膠凝材料、全固廢綠色混凝土等技術研發推廣。在工業固廢產生量大、堆存量大的區域深入推進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建設,培育工業資源綜合利用骨干企業,提升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水平。到2025年,力爭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57%。到2030年,產業協同、上下游協同的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格局基本形成,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進一步提升至62%。
同時,要完善
再生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延伸再生資源精深加工產業鏈條,推動廢金屬、廢塑料、廢舊輪胎等再生資源高值利用,提升再生資源利用率。實施再生資源行業規范管理,鼓勵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公布碳足跡。促進鋼鐵、銅、鋁、鉛、鋅、鎳、鈷、鋰等高效再生循環利用。研究退役光伏組件、廢棄風電葉片等資源化利用的技術路線和實施路徑。圍繞電器電子、汽車等產品,推行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
此外,《方案》還部署了重點行業(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消費品、裝備、電子)碳達峰行動和綠色低碳產品供給提升兩大重點行動,提出提升先進太陽能電池及部件智能制造水平,持續推動風電機組穩步發展,開展高空風電機組預研。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