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環境企業、留給積極行動的企業家
科創板設立之初,作為注冊制改革的“試驗田”,科創板具有先發優勢,比如新板塊、新審核流程、科創屬性等,上市條件包容性更高、上市門檻更低,審核過程透明公開,有些人或許還是會心存疑慮,科創板上市審核到底嚴不嚴?科創板上市實際標準有多高?新股發行資本市場認可度高不高?既然節能環保是科創板重點支持行業之一,股票發行注冊制試點改革紅利窗口已經悄然開啟,擬上市環境企業就應該勇于嘗試,2019年奧福環保、三達膜等4家環境企業登陸科創板,2020年金科環境、復潔環保、路德環境等9家環境企業在科創板成功上市,2021年青達環保、和達科技、唯賽勃等8家環境企業在科創板上市,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技術型環境企業,留給積極行動的企業家。
02 科創板注冊制試點的先發紅利已成普惠制
科創板注冊制試點的政策紅利有窗口期,隨著創業板、北交所、主板等相繼實施注冊制,注冊制試點的先發紅利已經逐漸成為一種普惠制度,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科創板高估值溢價優勢逐年遞減
科創板估值較高的優勢正在逐年遞減(詳見圖1),2020年底科創板平均市盈率為94.63倍,2022年12月30日,科創板平均市盈率已經降至44.24倍,2023年7月13日,科創板平均市盈率已降至39.64倍,同期創業板平均市盈率為36.88倍,科創板高估值溢價的比較優勢已經不再顯著。
圖1 2019年以來科創板平均市盈率變化趨勢
2、新股發行市場化定價
科創板注冊制試點,新股發行市場化定價,不再受股票發行審核制市盈率22.99倍天花板限制,雖然環境企業擁有科創板上市的板塊定位,但是科創板環境企業新股發行參考的是N77“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行業市盈率,經市場詢價確定新股發行價格(新股發行示例見圖2),科創板環境企業新股發行市盈率比同期行業市盈率有40%~50%的溢價,例如:金科環境新股發行市盈率為34.61倍(2020年4月),路德環境新股發行市盈率為34.01倍(2020年9月)。
圖2 科創板環境企業新股發行市盈率示例(金科環境、路德環境)
隨著創業板、北交所、主板相繼推進注冊制改革,新股發行市場化定價已經成為一種普惠制度。
3、申請首發上市審核可預期性增強
科創板股票發行注冊制先行試點,環境企業申請科創板首發上市的審核流程更加透明、公開、高效,IPO審核周期可以合理預期,環境企業上市申請更便捷;在全面注冊制的今天,科創板、創業板、主板、北交所上市審核流程都變得更加便捷、透明,盡管影響股票價格波動的因素除了公司基本面外還有很多其他因素,但是二級市場股票價格成為上市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稱重機的價格功能開始日益顯現。
由此可見,資本市場的注冊制改革政策紅利具有特定的窗口期,正如E20高級合伙人郝小軍所說:“這些科創板上市的環境企業及時抓住了注冊制實施的窗口期,讓公司能夠順利接通資本市場,為高質量發展晉級提供了堅實基礎”。
03 科創板上市環境企業前5年成長性良好
截止目前科創板上市環境企業合計24家,具體名錄詳見附表1。
業績成長性
2018~2021年科創板上市環境企業平均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為21.62%,平均扣非凈利潤年復合增長率為16.97%,科創板上市環境企業業績成長性良好。2022年受疫情反復及發展環境的不利影響,2022年科創板上市環境企業平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03%,平均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17.58%,2022年科創板上市環境企業業績表現略優于同行業同期水平。
資本市場表現
以2023年7月11日收盤價測算,最近一年內股價平均漲幅6.64%,11家科創板上市環境企業(N77)平均市凈率2.11倍,相對同期同行業平均市凈率1.46倍有44.5%溢價,而同期科創板的平均市凈率為4.0左右,這表明科創板上市環境企業的科技創新市場溢價還未得到充分體現,這些科創板上市環境企業未來努力通過技術產品化提高科技創新市場溢價的晉級之路依然是任重道遠。
無論是科創板上市環境企業,還是其他中小型環境企業目前仍然面臨較大的成長壓力,但無論怎樣都得堅持往前走。
我們就用米蘭·昆德拉的一段話作為結語——
“那咱們往哪走啊?”“往前走。”“哪是前啊?”“我對您透露一個大秘密,這是人類最古老的玩笑。往哪走,都是往前走。”
附表1 科創板上市環境企業名錄(截止2023年7月12日)

注:按照證監會行業分類,C35-專用設備制造業,N77-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業,C42-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I65-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C2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原標題:青山遮不住,轉眼先發紅利已成普惠制!科創板開市四周年上市環境企業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