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在線獲悉,2023年7月3日,江蘇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股份公司(簡稱:蘇環院)公開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擬沖擊深交所主板。
申報稿中明確,蘇環院本次計劃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為1600萬股,不低于發行后總股本25%,共募資34758.9萬元,其中12159.9萬元用于總部大樓建設項目、14490.87萬元用于環保服務能力提升項目、8108.13萬元用于實驗檢測中心項目。如募資工作順利推進,蘇環院技術、人才和服務優勢將進一步強化,有助于市場競爭力提升。
由江蘇環科院脫鉤設立,科研屬性明顯
定位為專業生態環境綜合服務商,蘇環院是江蘇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環評脫鉤設立的科技型服務機構,致力于為各地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提供生態與環境保護領域的全業務鏈服務。根據主營業務性質的不同,其業務可劃分為環境技術服務、環境工程服務、環保設備集成業務三大類別。
環境技術服務主要為客戶提供建設項目環評、環境調查與鑒定、環境規劃類服務、監理、運維及環保管家等服務;環境工程服務主要為客戶提供污染防治及環境修復工程方案、設計、施工、運維服務以及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置等全流程綜合解決方案;環保設備集成業務主要通過專業分析與論證,統籌搭建環境管理與監控預警體系,提升客戶環境風險防范能力,有效完善全流程監控管理機制,為客戶提供一攬子環保解決方案。
蘇環院表示,公司專注成長為生態環境領域的技術型企業,自成立以來始終重視技術創新與研發、人才儲備及培養等工作,擁有較強的環保技術研發能力。截至目前,其通過高層次產業人才組成的業務團隊,一共參與了 1 項國家標準、3 項行業標準的制定,承擔或參與了 17 項地方標準的編制。同時,蘇環院還擔任了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環境影響評價分會副主任委員單位、江蘇省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單位等,影響力較為突出。
核心業務貢獻頗多,深耕江蘇市場
當前,受政策環境影響,環保行業的市場需求和產業規模仍在擴展,已初步形成涵蓋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技術研發、裝備制造、設計施工、運行維護、投資運營、綜合咨詢等業務的生態環保產業體系。 而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的技術加速向環保領域滲透融合,環保產業發展正在從高速發展全面轉向高質量發展。
2020年至2022年報告期內,蘇環院凈利潤分別為7938.88萬元、7117.75萬元和7617.53萬元,最近三年累計凈利潤為22674.15萬元;營業收入分別為36942.87萬元、38065.54萬元,和41432.3萬元,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為116440.71萬元。其中,來自于江蘇省內客戶的主營業務收入金額分別為33814.13萬元、33895.18萬元和40192.40萬元,保持了持續增長的趨勢,區域市場競爭力十分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蘇環院逐步發展壯大,其營收賬款金額也在不斷抬高。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6632.03萬元、11080.54萬元、16777.72萬元和14973.02萬元,占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5.58%、29.99%、44.08%和108.73%。其表示,受疫情沖擊及業務結構變化等因素影響,公司報告期內應收賬款的絕對規模與相對規模均有一定增長,帶來了一定的資金周轉壓力。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