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在環保市場相對平穩的大環境下,部分細分市場依然展現出了活力,不斷有項目釋放,其中特別值得一談的是環衛市場。隨著環衛市場化步伐加快,近年來環衛市場規模形成了環保市場上一座突出的“小山丘”,市場容量持續釋放。
中城環境數據顯示,2017至2020年,我國環衛服務市場規模由710億元迅速增至1868億元,期間年復合增長率為38.05%。而根據明樹數據,今年1-5月,環衛市場釋放項目投資額約561億元,項目中標達1805項,同比增長13%。
“水大魚大”。上半年,環衛市場爭奪激烈,一些企業披荊斬棘,交出了驕人的成績單。
盈峰環境是其一。作為環衛頭部企業代表,上半年盈峰中標的消息不絕于耳,且億元大標不斷。
例如,6月29日,盈峰環境聯合當地國有企業會昌縣恒茂建設發展集團中標江西省會昌縣城鄉環衛一體化項目,中標金額34368.9萬元,特許經營期8年。
6月25日,盈峰環境中標赤壁市城區清掃保潔暨生活垃圾分類一體化項目,成交金額77868.18萬元,項目合作期為11年,其中建設期1年,運營期10年。
在此不一一列舉,據環衛研院統計,截至6月底,盈峰環境本年度已中標35個環衛項目,中標年化總額9.75億元(部分項目未公布具體年化金額)、合同總額約58億元,榮登半年榜冠軍。
除盈峰外,僑銀股份、玉誠環境、首創環境、玉禾田、福龍馬等環衛頭部企業也有不俗的表現。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6月中旬,僑銀股份2023年新增訂單總額超20億元,新增年化額約4.2億元,其中中標多個億級項目。如都勻經濟開發區環境提升服務一體化項目;玉龍縣園林綠化養護、市政基礎設施管護、環衛一體化項目;信宜市城區環衛作業市場化項目;昌江黎族自治縣城鄉環衛作業市場化管理項目等。
這幾年,僑銀始終保持著中標高速度。2022年度中標總額達92.87億元,連續三年位居行業第一;中標年化額達12.86億元,領航優勢持續凸顯。截至2022年報告期末,僑銀在手待執行訂單總額超530億元。
此外,玉誠環境也收獲頗豐。
根據環境司南統計,半年內,玉誠環境繼湘西州永順縣(2022年12月30日中標)、懷化市會同縣項目(2023年4月10日中標)后收獲的第三個特許經營項目,累計特許經營項目超15億元,在行業內卷嚴重的當下,玉誠環境業績持續上揚,目前在管項目超過300個,在管項目總額近百億元,運營規模穩居全國環衛行業第一方陣。
環衛業務也是一路高歌猛進還有首創環境。截至6月底,首創環衛業務2023年度中標合同總額已達22.56億元,創歷史新高。
其中,2023年6月,首創環境斬獲河北省三河市城鄉環衛一體化特許經營項目。該項目總合同額達19.24億元,是備受行業矚目的年度“標王級”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公司收獲的金額最高的環衛項目。
首創環境結下的碩果也助力首創環保集團上半年實現業績豐收。根據首創環保集團的數據,僅上半年,公司斬獲各類環保項目40余個,覆蓋“水、固、氣”全領域,項目總金額超60億元。
近日,福龍馬發布公告稱,公司2023年6月預中標福建省龍巖市漳平市、永定區,江西省瑞金市,海南省三亞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山西省太原市、運城市等地的環衛服務項目。中標數7個,合計首年服務費金額為9,135.33萬元,同比增長527.48%;合同總金額為3.06億元,同比增長624.05%。
截至2023年6月30日,福龍馬2023年環衛服務項目中標數23個,合計首年年度金額為57,039.82萬元,合同總金額246,644.59萬元。目前公司在履行的環衛服務項目年化合同金額40.86億元,同比增長4.23%,合同總金額319.29億元,同比增長3.35%。
環衛市場繁榮,億級大項目頻出,熱鬧非凡。特別是這幾年,城市綜合服務、大管家模式給予了傳統環衛更多想象的空間,項目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幾十億、十幾億的環衛項目時有放出。
水大魚大背后,環衛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從某個角度來說,環衛市場爭奪戰打得越火熱,也越說明這個市場正在加速瓜分,逼近高點。根據中城環境數據,截止到2022年末,全國城區環衛市場化率已達到73%,2860個區縣中,有2090個區縣完成首輪城區環衛市場化改革。與此同時,市場本身也面臨諸多難題。比如一直被詬病的低價中標、地方保護等問題,再比如環衛市場碎片化問題。
對環衛企業而言,打江山易,守江山難。一面是熱騰騰的市場戰果,一面是實打實的項目運營與維護。這些年快速擴張,環衛企業普遍資金鏈承壓,拖欠服務費、回款周期長等導致環衛企業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現金流吃力,拖累整體盈利表現。市場爭奪之后,擺在企業面前的課題是如何將業績轉化為優質資產,如何在更長的時間軸上保持資產的持續優質。
千億環衛市場,前路漫漫,且行且思。
原標題:環衛市場活躍,上半年這些企業贏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