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2022年省級城市建設專項資金績效自評報告》。
2022年度,江西省安排1.9億元城市建設專項資金,用于加快促進城市建設和發展,引導各地著力提升城市建設水平,推進全省城市更新、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污水治理提質增效、全省美麗鄉鎮建設和傳統村落保護、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縣級黑臭水體治理,開展鄉村建設評價等,切實提高城市的總體功能,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和鄉鎮環境,助推社區治理、鄉村振興、歷史文化保護,促進城鄉經濟和江西住建事業高質量發展。
《報告》顯示,2022年安排的1.9億元省級城市建設專項資金實際執行1.8918億元,執行率99.57%(省本級0.008174億元因項目未達合同支付節點)。省級城市建設專項資金經省財政廳直接下達至省本級部門和各設區市財政部門,設區市財政部門根據住建部門分配意見將資金撥付至相關縣(市、區)。
根據《報告》,1.9億元專項資金中,包含國家直飲水1000萬元、污水提質增效示范3000萬元、美麗鄉鎮建設行動4492萬元、城鄉環境綜合整治1660萬、黑臭水體整治補助580萬元、海綿城市建設評估200萬元、城市供水水質抽樣180萬元等。
《報告》顯示,2022年江西省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對全省22個設市城市建成區“十三五”期間海綿城市建設情況進行總結評估,新增建成海綿城市項目705個。
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城市規劃、建設的管控,從“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著手,綜合采用“滲、滯、蓄、凈、用、排”等技術措施,統籌協調水量與水質、生態與安全、分布與集中、綠色與灰色、景觀與功能、岸上與岸下、地上與地下等關系,有效控制城市降雨徑流,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行為對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使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抵御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有利于達到修復城市水生態、涵養城市水資源、改善城市水環境、保障城市水安全、復興城市水文化的多重目標。
在新形勢下,海綿城市是推動綠色建筑建設,低碳城市發展,智慧城市形成的創新表現,是新時代特色背景下現代綠色新技術與社會、環境、人文等多種因素下的有機結合。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2022年,財政部曾下達資金61.2億元用于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工作。
江西省除海綿城市建設外,2022年城鄉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50%,國家直飲水試點完成改造戶數14634戶,全面完成了城市供水水質檢測。
達成的生態效益方面,《報告》指出,深入開展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攻堅行動,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較上年提高5.92個百分點。推進黑臭水體再排查再治理,已完成整治的設區市建成區黑臭水體保持“長制久清”。扎實推進城市功能與品質再提升行動,謀劃實施城市功能品質提升項目6000余個,新建升級一大批公共服務設施,以及地下管網、污水垃圾、園林綠化、交通路網和停車位等市政基礎設施。加快推進美麗鄉鎮建設九大專項攻堅行動,全省共90個縣(市、區)及功能區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全域覆蓋,全省共有615個建制鎮具備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占全省建制鎮總數的85%,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報告》認為,2022年,城市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強省會戰略在住建領域落地實施,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三年行動圓滿收官,再提升行動順利起航,城市更新試點工作成效顯著,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成果明顯,全面完成城市供水水質檢測,直飲水城市試點任務順利進行,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群眾各項滿意度明顯提升,順利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