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3D打印的公共廁所嗎?蘇州高鐵新城就有一座特殊的公共衛生間,它并非采用傳統方式建造,而是將廢鋼渣作為原材料,采用3D打印的方式打造的智能生態公廁。“變廢為寶”的背后,是蘇州企業自主研發的新型建筑材料制備方法和施工工法,這是蘇州探索“無廢城市”建設的一個典型案例。
近年來,蘇州市通過加強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優化危險廢物利用處置、支持發展綠色裝配式建筑等舉措,“無廢城市”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不僅推出了城市固體廢棄物循環利用整體解決方案,還形成了一套產業化模式。
01 3D打印技術助力固廢資源實現循環利用
“傳統建筑在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揚塵污染,需要做大量的防塵措施,而3D打印建筑在建造過程中使用綠色環保材料,在廠區內施工,然后運輸到安裝現場,幾乎不產生建筑揚塵污染,同時能夠消耗掉生產中多余的鋼渣,實現綠色生產全流程。”智能生態公廁項目負責人錢麗英表示,3D打印原料以固體廢棄物為主,產品成本低廉,性能優良,強度可以達到C30混凝土級別,實現了固廢資源循環利用。
自國家提出“十四五”時期推進“無廢城市”建設以來,蘇州市通過建設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項目,淘汰落后產能,推進清潔生產和循環化改造等工作,保障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蘇州市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收集率的綜合利用率超過98%,落實農藥包裝物回收覆蓋率和無害化處理率雙100%要求。
固體廢物污染防治一頭連著經濟,一頭連著民生。在生活垃圾處理方面,蘇州市實現生活垃圾全量焚燒。垃圾分類提質增效,廚余垃圾分出率40%,生活源其他垃圾同比下降8.3%,入選聯合國人居署智慧減廢城市項目優秀案例。
02 “無廢城市”建設撬動固廢處理市場發展
“無廢城市”建設給生態環境帶來改變的同時,也給固廢處理市場帶來巨大發展空間。面對廣闊的市場,不少公司已摩拳擦掌。
在蘇州張家港高新區“無廢新城”綜合處置中心,該項目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對廢物從產生、運輸、處置的全流程進行信息化閉環管理,實現鄉鎮范圍內生活垃圾、大件垃圾、園林綠化垃圾、工業固廢等多種廢棄物統籌處理,實現資源共享、降本增效。
目前,蘇州市已建成投運9家危險廢物集中收集單位,健全危險廢物收集體系,創新建立“危廢巴士”等收運模式。2萬余家企業納入危險廢物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落實按包裝掃碼轉移等信息化精細管理要求。截至2022年,蘇州危險廢物產生強度較“十三五”末降低16% 。
今年5月,生態環境部固體司副司長溫雪峰來江蘇考察時,高度評價江蘇省在“無廢城市”建設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效,尤其是在“無廢園區”建設等探索創新方面開展了大量前期工作。他認為,蘇州等地要充分發揮地方經濟優勢,系統謀劃、全面梳理、升級包裝項目,在“無廢城市”建設項目投融資工作中先行先試,為全國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
“無廢城市”的最終圖景需要全社會普遍參與方能繪就,當無數個“無廢細胞”建成,“無廢城市”在蘇州也將逐步從愿景走進現實,到那時,這方熱土將變得更潔凈、更生態、更文明。
主管|江蘇省生態環境廳
主編|孫健
編輯|張晨
原標題:你見過3D打印的公共廁所嗎?打造“無廢城市”,蘇州使出綠色組合拳!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