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論是“中鐵建一舉拿下47億環保項目”,“中國電建蟬聯最佳海水淡化獎品”還是“北控水務第9家產業學院正式成立”、“無錫太湖湖泊治理公司成功進入新三板創新層”等消息,無一不在宣告:進軍環保產業、開展環保業務、分食環保市場份額,“國家隊”是來真的。
僅從環保在線跟進的情況來看,一個月時間內,已有近20家國資背景企業達成新合作,其關注業務之廣,涉及到廢氣治理、水務、新能源、節能降碳等多個方面,速度不可謂不快。而且,這并不完全是受經濟全面復蘇影響,在去年同期,這一趨勢也很明顯。對于本就“內卷”的環保賽道,“國家隊”力量涌入又會帶來哪些改變?是否意味著民企要在夾縫中求生存?
至少目前的情況是,地方在招標時普遍傾向將運營時間長、數額較大的項目給當地國資來負責,或者選擇更為強勢的央國企,比如剛剛開標的13億山東龍口城市服務項目,便被中鐵十局物業公司與北控城市服務聯合體拿下,再早一點的40億河北霸州城鄉環衛一體化特許經營項目,亦被當地財政局控股子公司收入囊中。
當然,除了項目爭奪戰愈演愈烈,國企的業務布局往往也能給我們以啟示。比如“產學研”一體化、碳匯、水務、資源循環利用等,均是當前熱門發展方向及大熱市場板塊。
先說“產學研”一體化。中國固廢網認為,目前的環境產業看似具備一定的規模和集中度,形成了部分頭部企業,實際上仍然停留在做工程階段,規模大、項目多,缺乏產品、技術、品牌的門檻,產業化程度極低,成為了偉大但不強大的行業,無法承受產學研之重。國資當然也看到了這處短板。
2023年5月,碧水源與浙江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開展技術合作交流,來自高校的專家教授走進企業、走進生產現場,PTFE、耐溶劑過濾膜、離子選擇性納濾膜等進行深入交流。同期,北控水務在河北石家莊成立了第9家產業學院——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北控水務現代產業學院,深化“技術研發、產業培育、人才培養”三位一體發展布局。
推動人才儲備,海螺創業的腳步也正在加快。同樣在5月,海螺創業與安徽工程大學簽署了校企戰略合作協議,擬共建實驗室或研究中心等推進產業研究成果轉化。而按照海螺創業的計劃,本次合作重點在于開發鋰電池循環利用上下游業務,以幫助自身迅速切入新能源正負極材料賽道。
這里就不得不提到固廢處理領域當下大熱發展方向之一的新能源配套回收業務,如鋰電池回收利用、太陽能發電面板回收、風電葉片回收利用等。前不久,無錫市環保集團同中節能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合作重點就包括清潔能源、資訊循環利用等。浙江省環保集團亦成立了資源循環利用科技公司,將圍繞報廢物資上下游積極開展調研,開拓產業鏈上下游市場。
整體而言,“國家隊”背靠國資國企,起跑線必然較一般民營企業更高,經濟實力上也有明顯優勢。但同時,這也可看作是環保市場引入的一道“活水”,將更有激發創新活力,進而促進整個產業穩步向前發展。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