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召開2023年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羅宏向媒體介紹了全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雙招雙引”工作開展情況。
省廳科技外事與財務處處長潘繁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宣傳教育處處長李祥龍主持。以下為答記者問實錄:
媒體記者
我是安徽生活廣播的記者,近年來,我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請問下一步如何結合我省實際進行強鏈補鏈?
羅宏副廳長
一是優化產業布局,提升發展空間。著力打造“一核引領、一帶支撐、兩翼齊飛、全域協同”的安徽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空間格局。
一核引領:依托合肥、滁州、馬鞍山和蕪湖四地的產業基礎、創新資源、金融配套、對外開放等優勢,打造全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核心區域,對長三角領域積極開展合作,對省內其他區域產業發展實現賦能。
一帶支撐:進一步挖掘阜陽、六安、安慶、銅陵、宣城五地的產業增長潛力,通過建設產業基地、發展特色產業集群,推動生產要素的集聚和整合,加快培育支撐全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規模提升的支撐帶。
兩翼齊飛:打造亳州、淮北、宿州、蚌埠、淮南構成的“北翼”和黃山、池州構成的“南翼”,充分基于各地經濟特征、資源稟賦、區位交通等,明確在全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中的功能定位,突出發展特色。
全域協同:立足省內各地產業基礎、載體情況和優勢特色,科學確定各地重點發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集聚,堅決避免省內產業同構、同質競爭和重復建設等現象,確保各地間協同發展、聯動發展、互補發展。
二是按圖索驥,招大引強。在新能源產業領域,產業鏈上游研發和中下游配套領域缺乏核心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雖有行業內領先企業帶動,仍需優化調整發展結構,實現全省規模化、集群化、特色化新能源產業生態的目標。在節能環保產業領域,安徽省主要布局在基礎環保裝備、固廢處置及資源化等領域,亟需發展新興領域先進環保裝備,提高環保服務集成能力,提升在重大環保裝備研發及環保綜合服務能力,優化調整產業鏈結構。今年,我們將委托專業智庫,制作光伏、風電、氫能、儲能、節能、環保、資源綜合利用、雙碳等8個產業鏈圖譜,鎖定補鏈方向和目標招引企業。與長江資本研究院合作,深入研究產業“生態圈”短板,找準“強鏈補鏈”方向,不斷細化產業鏈圖譜,按圖索驥,提高招引精準度和效率。
三是培育龍頭企業,打造產業集群。加大扶優扶強力度,落實重點扶持培育、業績突出獎勵、支持企業重組并購等政策措施,重點把省生態環境產業集團等企業培育成具備核心競爭力、市場知名度高、具有較強擴張能力和持續盈利能力的大型“鏈主”企業(集團)。截至目前,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推進組共發布兩批100家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重點培育企業。計劃通過2至3年的培育,形成我省具有生態主導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積極引導實力型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參股控股等方式開展補鏈、強鏈等整合活動。
緊抓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工程契機,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工程—基地—集群”為四層級抓手,鼓勵合肥、蚌埠、滁州等地爭取打造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并依托合肥光伏產業、合肥環保產業、滁州光伏產業、阜陽資源循環利用產業、桐城節能環保產業、長豐高效節能產業、馬鞍山先進環保產業等集聚區建設一批規模較大、經濟效益顯著、產業特色鮮明、綜合競爭力強的產業示范基地。到2025年,建成年產值300億元以上產業基地6個,力爭形成1個以上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等國家級產業集群。
媒體記者
我是中安在線的記者,請問,今年以來,產業工作專班在推進產業發展過程中,有哪些新的舉措?
潘繁處長
今年我們的產業目標:一是實現產業規模快速增長。確保今年實現產業規模同比增長16%以上,力爭實現產業規模同比增長20%以上。二是在產業招大引強上取得新突破。力爭今年納入省綜合管理調度平臺的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總投資額、項目質效繼續保持在十大專班中前列。
主要工作舉措: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完善產業生態體系建設。推動合肥、蕪湖、滁州、阜陽等9個重點市以區域協調發展為重點,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加快打造特色化產業錯位發展、聯動發展優勢。指導15個重點園區編制扶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政策。
二是多方借力,省市縣聯合招引。借力中國光伏產業協會、中國風能協會、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中國歐洲商會、美中投資促進會等力量,在產業合作、招商引資等方面開展多層次、多元化、多渠道合作。4月13日,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推進組工作專班聯合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在北京舉辦第21屆國際環保展上召開了安徽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雙招雙引”推介會,來自國內外63家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企業相關負責人共計130余人參加活動,合肥蜀山經濟開發區、合肥高新區、合肥新站區、宣城市、銅陵市、池州市高新區開展了專題推介。會上,省生態環境廳還與中國環保產業協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推進安徽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和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工作。4月21日,我們與招商銀行聯合,利用招商銀行總部在深圳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篩選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內的優質企業,在深圳舉辦了珠三角招商引資招大引強推介活動。接下來,我們還將在上海與交通銀行聯合,舉辦長三角招商引資招大引強推介活動,推動長江證券投資策略會(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在安徽舉辦,并在合肥與中華環保聯合會共同舉辦“第二屆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博覽會”。
三是開展海外招商引資,推進一批重大項目落地。今年是疫情放開的第一年,我們也把赴海外招商作為今年的一項重點工作。目前,我們初步梳理了三個團組,將赴日韓、俄羅斯匈牙利、意大利德國等推動中日韓環保產業園(中國總部基地)項目、意大利都凌壓縮機二氧化碳冷熱聯供機組生產制造基地項目、德國威特科技感知有限公司工業過程氣體智能監測傳感器生產制造項目、日立區域總部與亞太研發中心項目落地。
四是整合場景資源,推動重大項目落地。加快整合皖北地區光伏、風電開發資源,統籌謀劃約10個裝機百萬千瓦以上的“光伏+風電+儲能+生態環境修復+民生改善”的新能源基地項目;協調推進寧國、霍山、石臺抽水蓄能電站開工建設,爭取核準岳西、里莊抽水蓄能電站;開放資源循環利用、遙感監測、生態治理等應用場景,開展應用場景招商,推動一批重大項目落地;持續推進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綠色產業示范基地、資源循環利用基地等建設。
媒體記者
我是安徽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的記者,請問,產業工作專班將如何支持皖北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加快發展?
潘繁處長
一是明確各地發展方向。依托皖北地市經濟特征、資源稟賦、區位交通等特點,打造皖北地市構成的北翼,明確在全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中的功能定位,突出發展特色。
阜陽市:依托阜合產業園區、界首高新區、太和縣等,重點發展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再制造、光伏、風能、儲能等。滁州市:依托滁州經開區、滁州高新區、鳳陽循環經濟產業園、鳳陽縣鳳寧產業園等,重點發展光伏、儲能、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等。蚌埠市:依托蚌埠高新區、懷上經開區等,重點發展生物質能、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節能服務、光伏等。宿州市:依托宿州高新區等,重點發展生物質能、光伏等。六安市:依托霍邱經開區、金寨經開區、金安經開區、六安高新區等,重點發展氫能、光伏、儲能、地熱能、高效電機、工業固廢利用、碳匯等。淮南市:依托淮南大宗煤電固廢綜合利用基地、煤化工園區等,重點發展碳匯、工業固廢處置、儲能等。亳州市:依托亳蕪現代產業園區、蒙城經開區等,重點發展風電、儲能等。淮北市:依托淮北高新區等,重點發展儲能、工業固廢處置等。
二是開展與皖北地市聯合招商工作。積極向皖北地區定期推送招商線索,加快皖北地市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全面振興。建立省工作專班包保市工作推進機制,推深做實皖北地區聯合招商工作。1月份,省工作專班包保專員與亳州工作專班共赴福州,與國電電力福建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開展會商,邀請企業來皖投資興業。4月份,省工作專班聯合亳州、宿州等市工作專班,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雙招雙引”推介會,形成了一批投資意向;聯合阜陽、亳州、滁州等市,在深圳舉辦的“雙招雙引”推介會上,現場與多家參會企業形成了投資意向。
三是制定皖北地區新能源產業攻堅行動方案。按照安徽省委關于推動皖北“兩個加快”的部署要求,委托專業機構編制皖北地區新能源產業攻堅行動方案,進一步明確皖北地區新能源產業發展重點和發展路徑,指導皖北地區新能源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媒體記者
我是安徽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的記者,請問,如何更好地借助金融手段,支持我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羅宏副廳長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按照省委、省政府“管行業必須管融資”的要求,近年來,我廳聚焦融資需求,不斷深化政銀戰略合作,搭建銀企對接平臺,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圍繞筑巢引鳳,構建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基金叢林,招引更多優質企業和項目來皖投資興業,招引更多人才在皖干事創業。主要做法有兩點:
一是搭建對接平臺,全面深化政銀合作。我廳先后與國開行、農發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交通銀行等9家省級金融機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定期向合作銀行推送招引項目和企業融資需求。“十四五”期間,合作銀行將向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提供不低于4000億元貸款。2022年1-12月,合作銀行累計為新能源和節能環保企業提供授信3425.29億元、發放貸款1163.76億元。為搭建銀企對接平臺,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題,去年我廳成功舉辦“2022安徽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銀企對接會”。對接會期間,8家合作銀行與285家新能源和節能環保企業簽定授信貸款合同,總金額1450億元。
二是借助資本力量,著力打造基金叢林。安徽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主題母基金總規模120億元,首期規模20億元。長江資本認繳金額達到24億元,省財政出資撬動比率達到1.86,是省外管理機構出資金額最大的一支主題母基金。目前,主題母基金已完成工商注冊登記并取得營業執照,即將全面完成組建工作。按照“母基金跟著子基金走,子基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母基金主要投資子基金,我廳擬啟動子基金遴選工作,著力打造母子基金總規模500億元的基金叢林,充分發揮基金招商功能,圍繞強鏈延鏈補鏈,鍛長板補短板,招引優質企業和項目落戶安徽,打造“鏈主企業引領、單項冠軍企業攻堅、專精特新企業鑄基”的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集群。目前已儲備10余支子基金和100多個投資項目。
下一步,我廳將進一步優化手法、步法、打法,創新金融支持方式,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全力助推安徽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在服務安徽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上作出更大貢獻。
主持人
本次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記者朋友!謝謝大家!
原標題:答記者問實錄 | 安徽省2023年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答記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