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3年底,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節能降碳工藝技術裝備廣泛應用,綠色低碳產品供給能力不斷增強,綠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力爭全省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實現營業收入1000億元。”這是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于2023年3月10日公開發布的《山西省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2023年行動計劃》中寫明的主要目標。
該文件確定了2023年的三大重點工程↓
(一)實施節能降碳提效工程
1.推動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升級。以鋼鐵、焦化、化工、
有色金屬、建材等高耗能行業為重點,對標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有序推進技術工藝升級,大力推動燒結煙氣內循環、干熄焦、低品位余熱利用、高效篦式冷卻機改造、爐窯蓄熱保溫技術等節能降碳技術改造,推進一批節能改造重點項目建設,實現行業能效穩步提升。針對數據中心、機械、造紙、紡織、電子等行業主要用能環節和設備,推廣應用關鍵共性節能降碳技術裝備,鼓勵企業加強能量系統優化、余熱余壓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2.提升重點用能設備能效。圍繞電機、鍋爐等通用用能設備,加大高效用能設備應用力度,開展存量用能設備節能改造。加快重點用能行業的節能技術裝備創新和應用,鼓勵電機生產企業開展性能優化、鐵芯高效化、機殼輕量化等系統化創新設計,優化電機控制算法與控制性能。推動高效節能爐排、配套輔機、熱網泵閥、儲熱器、能量計量系統等高效鍋爐配套系統規?;瘧?。加快應用高效離心式風機、低速大轉矩直驅、高速直驅、伺服驅動等技術,提高風機、泵、壓縮機等電機系統效率和質量。
3.強化工業能效標桿引領。支持國有和大型企業帶頭全面推行節能降碳,加快推進節能降碳工藝革新和綠色化轉型,采用先進前沿工藝技術裝備,加快提升企業能源利用效率。發揮國家能效“領跑者”、能效之星等引領示范作用,通過樹立標桿、宣傳推廣、政策激勵等,引導重點用能企業開展對標達標。鼓勵中小企業專注主業、深耕細作、強化創新,在節能提效技術裝備領域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
4.推進工業水效提升改造。聚焦鋼鐵、焦化、食品、醫藥等高耗水行業,鼓勵各市、行業協會以及重點企業開展技術交流、業務培訓和供需對接等活動,大力推廣應用高效冷卻和洗滌、高耗水工藝替代等先進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推進廢水深度治理、水系統改造等工業節水和廢水循環利用項目建設,深挖節水潛力。開展節水型企業創建活動,推進企業對照節水型企業評價導則,完善節水管理、水平衡測試等,推動企業水效對標達標。
(二)實施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工程
5.加快創建綠色工廠。持續開展以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清潔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為特點的綠色工廠創建活動,鼓勵科研院所、第三方機構開展專業化綠色制造評價服務,全面提升綠色工廠評價和管理水平。積極推廣綠色工藝、技術和設備,對工藝技術裝備先進、產品市場較好、基礎工作扎實的企業,積極推薦申報國家綠色工廠,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管理體系、能源與資源投入、產品、環境排放、環境績效等,建設一批具有示范意義的品牌綠色工廠。
6.建設綠色工業園區。重點推進工業基礎好、基礎設施完善、綠色水平較高的產業集聚區開展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為核心內容的綠色園區創建活動,在園區規劃、空間布局、產業鏈設計、能源利用、資源利用、基礎設施、生態環境、運行管理等方面貫徹綠色新發展理念。發揮產業集聚和循環鏈接效應,不斷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推進工業余熱余壓余氣、廢水廢氣廢液廢渣、煤礦瓦斯等資源化利用,運用智慧能源監控系統提升園區能耗和碳排放管理水平。加強園區綠色基礎設施建設及共享,促進園區綠色化、循環化發展。
7.打造綠色供應鏈。選擇一批代表性強、行業影響力大、經營實力雄厚、管理水平高的核心企業,著眼在補鏈、延鏈、強鏈、提鏈開發生產中,灌注綠色供應鏈理念,建立以綠色低碳化為導向的設計、采購、生產、營銷、回收及物流體系,加強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間綠色協調與協作,帶動鏈上企業提升環境績效。推動企業建立產品設計、材料選用、生產、營銷、回收利用、廢棄物無害化處置等生命周期全綠色過程,實現資源利用高效化、環境影響最小化。
8.培育綠色設計產品。按照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理念,開發推廣綠色產品,推進企業在產品開發階段系統設計原材料選用、生產、銷售、使用、回收、處理等各個環節對資源環境造成的影響,實現產品對能源資源消耗最低化、可再生率最大化、生態環境影響最小化。積極組織我省復合肥料、廚房廚具、家用洗滌劑、衛生陶瓷、砌塊、高效電機等產品申報國家綠色設計產品。做好綠色設計產品市場推廣工作,提升綠色產品供給能力和市場影響力。
(三)實施廢棄資源綜合利用工程
9.推進再生資源循環利用。推動廢鋼鐵、廢舊輪胎、廢塑料、廢紙、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等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行業規范管理,鼓勵大型鋼鐵、有色金屬、造紙、塑料聚合加工等企業與再生資源加工企業合作,建設一體化大型廢鋼鐵、廢有色金屬、廢紙、廢塑料等綠色加工配送中心。積極推進廢鋼人工智能檢測定級系統建設,開發推廣廢鋼鐵自動高效分選技術與裝備,提高廢鋼鐵爐料品質,開展智慧安全系統和業務信息化系統的研發測試,打造智能化廢鋼加工利用基地。
10.推動工業固廢綜合利用。依托朔州、長治、晉城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推進神電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園區、潞城史回工業園區等綜合利用產業集聚區建設,開展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冶煉渣、赤泥等固廢多元素、多組分梯級利用,著力提升工業固廢在生產纖維材料、微晶玻璃、超細化填料、固廢基高性能混凝土、預制件、節能型建筑材料等領域的高值化利用水平。加快推進工業固廢在有價組分提取、建材生產、市政設施建設、井下充填、生態修復、土壤治理等領域的規?;?,提升固廢綜合利用水平。
文件還提出,要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增強綠色理念、加大財政支持、深化科技創新、強化數字賦能等多個保障措施著手實施。(《山西省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2023年行動計劃》全文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