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不僅是現代社會治理的重要技術手段,更是支撐生態文明建設和“雙碳”目標實現的有效技術途徑。2023年3月3日下午,由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委會發起的《零碳工廠評價標準》編制啟動會及《零碳園區評價標準》審定會,在西子潔能成功召開。
本次啟動會,由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杰主持,他首先為與會專家及嘉賓介紹了《零碳工廠評價標準》的背景目的及意義。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王靜靜介紹了《“零碳中國”評價標準 通則》并匯報了《零碳工廠評價標準》編制思路和編制情況。
厚積薄發 下好“零碳”事業先手棋
西子潔能研發中心主任劉可亮首先代表《零碳工廠評價標準》參編單位發表講話,分享了西子潔能在“零碳”領域的探索與實踐經驗,也期望通過西子潔能的成功實踐,助力更多企業走上零碳之路。
從余熱鍋爐領軍者到清潔能源先鋒,在68年的發展長河中,西子潔能深植“零碳”基因,以創新驅動發展,在清潔能源的技術儲備、零碳路徑的探索方面已有超過十年的積淀。
作為以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光熱技術出口歐盟的企業,西子潔能所研制的聚焦式光熱發電技術及產品已在青海德令哈、青海共和、魯能海西多個50MW光熱示范項目中得到驗證,特別是青海中控50MW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在最近一個年度周期內發電量達1.58億kWh,是設計年發電量的108%。
同時,西子潔能在用戶側通過光伏發電、儲熱/儲電等多種技術實現多能聯儲,不僅幫助高耗能企業實現清潔替代,還可以節約企業用能成本,同時又可以通過削峰填谷技術促進電網對可再生能源的消納。該技術已先后在西子航空零碳工廠、西子崇賢零碳工廠等項目中實現落地,其中西子航空零碳工廠年產生綠電超過530萬kWh,年供汽能力超過1萬噸。
行動向未來 參編《零碳工廠評價標準》
本次啟動會上,《零碳工廠評價標準》專家組也分別發表了各自的觀點。原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零碳工廠評價標準》專家組組長劉順達指出,《零碳工廠評價標準》是“零碳中國”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企業建設和升級工廠提供重要參考與科學依據,為工廠綠色、低碳發展轉型提出了更為清晰的結果導向目標。
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委會會長、國家能源局原正司級巡視員、“零碳中國”評價標準專家委員會執行主任孫耀唯指出,零碳工廠的標準體系中,設備設施指標和數字化指標應該更加細化;同時可借鑒西子零碳工廠的建設方案,在編制標準的同時參考進口國的相關指標認證需求。
國家能源局法制與體制改革司原副司長、零碳中國評價標準專家委員會委員丁志敏則提出應提高能源指標的權重,將評價指標分數和權重合理性重新進行評估;同時增加對資料、現場調研等評價資料的要求。
此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原所長、零碳中國評價標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戴彥德;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零碳中國評價標準專家委員會委員張強;中國電力設備管理協會運營總監、中國投資協會零碳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春平;國家電網公司原總工程師、零碳中國評價標準專家委員會委員張啟平;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副總經理、零碳中國評價標準專家委員會委員賓暉等多位專家組成員,也分別就零碳工廠的標準結構、主要技術指標等標準編制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零碳未來 綠色中國
“雙碳”不能掛在口頭上、存在于“論壇”的討論里,而必須寓于具體的戰略、規劃、項目中。只有真正行動起來,才能不斷加深理解、深刻踐行。零碳工廠作為新型能源體系和新型工業化的主戰場,更需要用標準衡量,實踐檢驗,數字說話。
研究編制《零碳工廠評價標準》是適應于新型能源體系,新型工業化和新發展格局的一件重要工作。而西子潔能作為重要參編單位,將依托自身綠色發展基礎,積極響應行業需求,在打造“零碳”示范項目的同時,加快推進《零碳工廠評價標準》編制,為全國探索可復制推廣的實現“零碳”排放的成果和經驗。
原標題:《零碳工廠評價標準》編制啟動會成功召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