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市農業農村委印發了《重慶市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十四五”規劃》(渝農發〔2022〕173號,以下簡稱《規劃》)。為方便相關單位和社會公眾全面了解《規劃》內容,現解讀如下。
一、編制背景
土壤是生態環境的基本要素,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國家重要的自然資源,土壤環境質量直接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關系國家生態安全。保護好土壤環境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內容。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2016年以來,出臺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大力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2016年11月,市政府印發《重慶市貫徹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正式啟動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2020年以來,我市實施了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基本摸清了全市耕地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并開展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
2021年5月,在國家《“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征求意見期間,市生態環境局啟動了《重慶市“十四五”土壤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并來函商請我委配合編制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規劃。為深入推進我市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經委領導同意,于2021年底啟動規劃編制工作。
二、編制過程
為做好規劃編制工作,我們成立了《規劃》編制小組和專家指導組,加快推進規劃編制工作,歷時近一年時間,完成本規劃。在編制過程中,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二十大精神,按照《“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重慶市“十四五”土壤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重慶市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規劃》等要求,廣泛調研,多次論證,同步征求市級有關部門、各區縣農業農村委、直屬單位、科研院所等相關單位以及專家意見,將規劃對象界定為耕地。
《規劃》經多次征求意見和修改完善形成,經市農業農村委主任辦公會議審議通過,并于2022年12月27日正式印發。
三、主要內容
《規劃》共分發展現狀、總體要求、重點任務、重點工程和保障措施5個章節:
第一章,發展現狀。共分取得成效、面臨挑戰和發展機遇3節。主要包括:
(一)取得成效。《規劃》從3個方面總結了“十三五”期間全市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取得的成效。一是土壤污染防治基礎逐步夯實。通過開展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基本摸清了全市耕地土壤環境質量狀況,將耕地劃分為優先保護類、安全利用類和嚴格管控類3種類別實行分類管理。二是土壤污染防治體系初步構建。初步構建起“規劃引領+政策制度+技術支撐”的全市耕地土壤污染防治體系。三是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提質增效。主要農作物化肥利用率、農藥利用率均達40%以上,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43%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0%以上,水產養殖尾水基本實現達標排放,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廢棄農膜回收利用體系不斷健全,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全面推進。
(二)面臨挑戰。《規劃》從3個方面總結了當前耕地土壤污染防治面臨的挑戰,包括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求高、污染防治資金需求大、污染治理體系較單一。
(三)發展機遇。《規劃》從3個方面分析了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的發展機遇,包括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農業科技支撐不斷增強。
第二章,總體要求。共分指導思想、工作原則、規劃依據、規劃對象與期限和規劃目標5節。
《規劃》提出了總體目標,即到2025年,全市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穩中向好,農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3%、主要農作物化肥利用率≥43%、主要農作物農藥利用率≥43%、農膜回收率≥90%、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90%、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80%。
《規劃》還對2030年遠景目標進行了展望,即全市農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農用地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全面管控。
第三章,主要任務。《規劃》提出了加強耕地土壤污染源頭管控、精準實施耕地分類管理、加強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監測監管、加強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機制建設和科技攻關等5個方面的主要任務。
(一)加強耕地土壤污染源頭管控。包括強化涉鎘等重金屬行業企業污染防控,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染治理,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農業投入品管理等4項內容。
(二)精準實施耕地分類管理。包括夯實耕地分類管理基礎,加強優先保護類耕地保護,強化安全利用類耕地安全利用,加強嚴格管控類耕地管控等4項內容。
(三)加強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監測監管。包括建立農產品產地土壤環境質量管理數據庫,有序推進農產品產地土壤與農產品協同監測,開展農業投入品重金屬監測,實施農產品產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動態調整等4項內容。
(四)加強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機制建設。包括健全耕地土壤污染防治責任體系,完善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協調機制,建立耕地土壤污染預警及環境應急機制,建立耕地環境聯合執法機制4項內容。
(五)加強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攻關。包括推進耕地土壤污染防治標準規范制定,有序推進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基礎研究,加強耕地土壤污染防治技術研發等3項內容。
第四章,重點工程。為如期實現規劃目標,全面完成規劃任務,從監測預警能力、安全利用效果、信息平臺功能、基層業務能力、科技支撐能力等5個方面謀劃了一批耕地土壤污染防治重點工程。
第五章,保障措施。為確保任務落實到位,目標順利完成,提出了強化組織領導、強化資金保障、強化人才建設、強化宣傳引導、強化監督考核等保障措施。